第四篇《周易》作者对王制政体的认同
1
《周易》一书所建构的君子理念,并不等于《周易》否定王制,而《周易》作者是认同王制社会的,即认同王是天下的主人。
《周易》一书里出现王的次数是略高于君子一词,在《周易》一书里对王的表述显然与君子不是一个概念。《周易》一书里对王的称谓,显然是指拥有天下的主子。虽然《周易》一书里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周王这种称法,但《周易》里的所称王,显然是高于君子之上而拥有天下的主。《周易》里的王是拥有天下者的专有称谓,而《周易》里的君子则是有国有家者的集合概念。
王是既定的天下之主,而天下又是君子之家、国所组成。而天下的太平,兴盛,百姓安居乐业的职责,《周易》作者并没有寄希望于王这一政治角色,却寄托给君子,让君子们共同治理好家国,共同担当起天下太平的重任。君子成为王天下的政治基石,君子成为王制里的中流砥柱,这是《周易》政治哲学的特质。
《周易》一书对王这一称谓共有17篇中出现了18次,而等同于王的称谓,如天子一次、大君一次、国君一次、主三次,这样共出现了25次。
现将《周易》一书里,凡出现王(包括等同王的称谓)的说法列举如下r>
1、《坤》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2、《讼》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3、《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4、《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5、《大有》享用天子,小人弗克。
6、《随》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7、《蛊》王侯,高尚其事。
8、《临》,大君之宜,吉。
9、《观》之光,利于宾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