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四十四)(2 / 2)

本段是运用比喻以寓事理。通过屁股没有了皮肤的保护,而行走就困难来比喻道理。但结果是厉,无大咎也。只是遭受点磨难,没有大的过错。这是寓意婚后女子没有怀孕,是要遭受指责,但也算不了什么大过错。

包无鱼,起凶。

本段与第二段表示的意思相反,这里的凶是当风波讲,不是什么凶险之事。这是对比包有鱼,无咎来讲的。这里是隐喻因女子没有身孕,家庭为此出现了风波。本篇题目是姤,指婚姤。结婚后是要生儿育女,这是认为天经地义的大事,是农耕时代的传统观念。西周已是这种观念了,若婚后不能怀孕生子,势必这个家庭为此要起风波。

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本段已然是比喻,以包瓜与杞树来寓意所述事情的道理。包瓜指匏瓜,今称葫芦。含怀着,含在口里。章表白。含章瓜彰显着成熟美丽的花纹,这是象征那位曾伤怀的纺线女子有了身孕。有陨自天,这是指包瓜成熟忽然从天而降,即包瓜从杞树上落下来。瓜熟蒂落,象征防线女子产下子女。

姤其角,吝,无咎。

最后的内容与题目是前后呼应。角动物。吝的事情,或耻辱。本句意思是婚配如雄性,虽会出现问题,但没有咎害。这里只是讲明问题,自己掌握而已,这里并没有下凶的结论,只是吝,且又无咎,看来这是属于道德规范里的自我调整问题。这里所反映的是,女性要合乎妇德,柔顺为美,而壮与角就不符合妇德及审美观了。

本篇是讲述家庭妇女既要符合妇德,又不要太强盛。而本篇又是论述妇女的生育观,所反映了西周时期,对女性社会,地位,生育观的认识。特别是对女性已形成的道德观念,女性应柔与善,而不可壮与角。这些认为正是先儒的道德价值观,这正是农耕时代自然经济把男女分工定位到家庭内外,男主外,女主内的认识结果。这在《家人》篇里已有论述,而本篇所反映的主要是生育观。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特别是后封建社会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深入人心。婚后妇女若不能生育,既是莫大的耻辱和卑端,就更加没有社会地位,并受到家庭与社会的歧视。通过本篇反映了一个时代背景,种棉纺线,以家庭为经济单位,看来是个普遍现象。本篇描述的防线女,应是一个家庭的主妇,既拥有纺线的车子,也蓄养着母猪。这种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耕时代里千千万万个相同的家庭,而不是贵族家庭,是一个农业生产的家庭。《周易》的时代至上世纪前半叶,这近乎三千年的时代里,就是这样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处于自然经济的支配中。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大多数农村家庭有纺棉花的纺花车,也有少数的家庭有传统的手工织布机,多数的家庭会养上一头猪。本篇所描写坐在纺车前的女人,通过看见所养的母猪正在驻足不动的哺乳其小猪的情景而触景伤情,表明这位婚后的女子没有怀孕,才有所伤感。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叙事与描写,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农耕时代家庭主妇形象。并通过比喻与象征手法,而对那位主妇的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给读者美的精神享受,犹如美轮美奂的诗与画。用包瓜与杞树的比喻,以及含章与有陨自天的象征。表明曾触景伤怀的女子有了身孕并产下儿女,这对于那位纺线的伤感女子是多么的幸事与庆幸。而通过本篇也反映了,《周易》时代已经是成熟的封建地主生产关系,这里的女子应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耕种家庭成员。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