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七)(2 / 2)

本段内容反映了《周易》作者的无神论思想,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作者是反对巫术迷信的,作者重视关心的是现实百姓的生计问题。在作者的时代,应是传统上听天由命的意识所垄断着思想界。唯有《周易》作者这样的精英,才能理性的认识这个世界,才有思想上的突破。那时迷信应是王室与大众的文化形态,在《左传》里可以看到春秋时诸侯大夫们,还把国之大事及日常生活的问题交给巫史去占(龟卜)筮来决断。而在西周初期,可通过西周书里看到,周公非常迷信鬼神,还在用乌龟占卜。而到作者的时代,占卜迷信不可能退出人们的日常行为里。而作者却反对占卜迷信,这正是体现了《周易》这部哲学的伟大。在先秦时期是一次哲学的突破。《周易》一书无疑在中国哲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可帝王制度的黑暗,把《周易》这部伟大的哲学书给扭曲了。把《周易》一书里的哲学光辉给遮蔽了。而直到今天,《周易》的哲学地位,在中国哲学史上,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正是后封建时期里的易学文化的尘埃遮蔽了《周易》,不能被拂去的缘故所致。而本段里作者提出的舍尔灵龟,观我朵颐。是何等的理性,睿智与勇气。

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颠,跌倒,倒下等意。颠颐背或颠倒了休养生息的道理。拂,违背,不顺等意。经,原则。拂经背了原则。本段意思是若颠倒违背休养生息的原则,而在贫瘠的地方征收赋税,是凶恶残暴的行为。这一段是承上段之意,进一步从不利于颐的一面来阐释其道理。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