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理解,消除。解在本篇里应当和解讲。本篇立论的内容是解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无咎,这里的利西南,是指有利于一方。一个地方得到了和解,就是有利一方百姓的大事。夙的意思。本篇的立论是和解,是谁与谁和解呢?是君子与小人。即统治者与百姓。若想和解,就要前去做和解的工作。并且,前去做和解的工作要有目的和原则性。什么目的原则呢?就是有孚原则,这是和解所遵循的根本。即本篇所讲述的中心思想。本篇题目含义是和解,要有目的前往,而不是无目的无原则的前往,那还不如返回来好。有了目的原则,就应及早行动,才会有好的结果,没有害咎。
在通行本《周易》,即卦爻式文本《周易》,所谓《解卦》初爻爻辞是无咎。我们在上卷《周易》导说里,已论述《周易》原初是没有六九爻题。六九之说是后出的东西,是算卦者作为起卦占筮的形式工具。六九爻题是秦汉之际的产物,是《周易》春秋文本后的又一次改造,是为卜筮而分割成卜筮的六个爻辞。故《解》篇的第一段内容不是无咎,而是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本段内容是通过比喻而论证命题的。有目的有原则的前往去做和解的工作,是双赢的事情,这是本篇的命题。而本段就是通过打猎,既获得猎物,又得回了箭头,寓意和解是双赢的事情。本段里的黄矢,是指铜箭头。而本段的意思是打猎获得了三只狐狸,又得回了箭头,结果是很划算。这里的比喻,说明和解是双赢的事情,这是教育君子懂得和解的意义。
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本段还是运用比喻寓意道理。负东西。乘,驱马拉车。负且乘用牲口驮着东西,又驱车拉着东西。这里是表明财富太显露于外了,所以才招致盗匪的到来,这就叫致寇至。贞吝的意思是就出现了危险。这是作者用比喻来说明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也正是围绕着和解(本篇的命题)而阐述其道理。目的是强调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那么,什么是需要和解的问题?正是贫富差距问题,也就是作者举例的负且乘,致寇至这种问题造成的不和解,而需要进行和解。这里的比喻揭示了一些人的财富太显露,太暴发了,才造成致寇至。这段话的本义是牲口驮着东西,又用车拉着东西,招引了强盗的到来,结果就顾惜不了财物被抢。这寓意着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才出现了社会矛盾,才招引盗匪的出现,才造成社会不和解的局面。这无疑体现了作者对贫富差距造成社会不和谐问题的敏锐认识,更体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可到了王权思想上升和强化时期,后儒们却对这句话作为等级秩序的理论依据而诠释,恰恰背离了《周易》里的本义。《易传系辞》这样说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今译这段话一般认为是孔子说的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作易者他了解盗贼吧?易里说用牲口驮着,大车拉着东西,会招致盗匪的来到。背负的事情是小人所干的事情,车子是君子承坐的用具。而小人乘坐君子的用具,盗匪就思谋着侵犯它。轻慢收藏财物,诱引盗匪。容貌妖艳诱引。易里说负且乘,致寇至。盗匪就被招致来了。
这里的子曰,现代凡译文是译成孔子说。笔者认为,《系辞》里的子曰不能认为是孔子说的话。后封建社会时期里的易学者说孔子作了十翼(易传),这是借圣人的名气而抬高《十翼》。而《系辞》里的那些子曰内容也与孔子的思想是不相符的。《系辞》内容已是王权思想的产物,是为王权等级制度诠释其合理性的,并且,《系辞》已凸显的是神秘主义思想。《系辞》里引用本篇里的负且乘,致寇至,而训释出的一番道理,既是断章取义,又是违背原意。《系辞》所训释出的道理,其目的是维护王权等级制度。把负且乘,致寇至阐释成小人(被统治者)是天生负重者,而君子(统治者)是天生的乘坐车马者。反而把社会的混乱归咎于小人的越轨,如小人是天生的负重者,而不该乘坐车马。小人乘坐君子之器,才招致强盗的出现,小人永远是君子的奴隶,才是天经地义的。这《系辞》里引用负且乘,致寇至,而阐释出的说法,既无视原文的真实含义,又背离了理性与逻辑。可这正是王权时代里的逻辑。《周易》解里的负且乘,致寇至,是说财富太显露,其寓意着贫富差距,才导致社会问题。这是论证和解所要重视与解决的问题。即反对贫富差距。和解的目的就是解决贫富问题,即解决社会矛盾问题。而《系辞》却把这句话阐释的恰恰相反,强调的是等级秩序,而维护其不平等制度。况且,这句话并不涉及君子与小人谁是负重者,谁是乘车者。而本篇的中心思想是讲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即强调君子时时做好和解工作,吉祥,又能更好的爱护他的百姓。本篇中心是讲君子与小人应建立和谐的关系,即君子爱护小人,才能走和解的道路,建立和谐的社会。而后儒却从这负与乘,联想阐发出小人是天生负重的劳动者,君子是天生的乘坐马车者。《系辞》的思想是维护等级制度的,是鼓吹等级制度的。《系辞》对《周易》的阐释是引向歧途,引向神秘主义的泥潭。《周易》这部先秦时期里的一部哲学书,既被巫史所阉割,又被王权主义者所强奸。《系辞》文就是一块蒙在《周易》一书上的侵染着王权神秘主义思想斑斑污垢的臭摸布,一旦把蒙在《周易》头上那些肮脏的抹布揭去,才得见《周易》真实而美丽的面目。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