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诈败(1 / 2)

顽贼 夺鹿侯 2055 字 2023-08-03

溃败和诈败,表面上一字之差,实际上也只有一字之差。

眼看操作投石炮的千人队被击溃,向后逃窜的脚步难以遏制,固扬飞一般地从移动毡帐车上逃走,展开大旗。

为避免大队被溃军冲散,他先带士兵加入溃败。

诈败历来是所有战法中最难的一个,因为在这个时代不存在即时的传递信息,只要脱离指挥官视距,军队就相当于各自为战,一旦沟通失灵,人们无法相信友军,需要全军基层军官都有极高的主动性。

而蒙古人的部落形态,刚好满足相信友军与基层军官主动性这两个条件,他们在诈败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开始是真溃败。

他们丢下辎重、牦牛车一路向西北跑,中间有几个小队返身试图迎战追击的贵族,却一次又一次被挺着长矛的贵族击溃。

贵族马队都杀疯了,他们如有神助所向无敌,仿佛被追击的只是一群可怜的牧民。。

一直追着跑出刘承宗的视力范围,就连阿六、巴桑和高应登的第二梯队都向前缓慢推出近十里地。

西番贵族们累了,蒙古人却缓过来劲儿。

蒙古马队在溃散中自发集结,从三三两两集结成百人队,几个百人队集结成千人队,有一支队伍里的骑兵站在马鞍上摇着马刀高声喊出一声泛音。

接二连三,整个河谷四面八方回荡着蒙古人用泛音发出的呼唤,令人头皮发麻。

溃败,成了诈败。

成千上万的战马被勒住缰绳,骑兵拨马回头,牧民气质无影无踪,被草原强盗刀口舔血的凶悍取而代之,成吉思汗的勇士回来了。

四面八方的队伍此起彼伏回应呼唤,向疲惫的西番贵族展开轮番突击。

一队一队接一队,以环阵张弓就射,以横队侧翼冲撞,以纵队横刀突驰。

分散追击的贵族骑兵被分割包围,穿戴锁甲的被打落马下、披挂重甲的也独木难支,转眼间攻守势易。

很多贵族还没从形式转变间回过神来,也可能意识到局势变了但脑子跟不上,热血上头拍马就战,但战马体力也跟不上了,几乎是排着队被送往极乐世界。

终于有个脑子清醒的贵族纵马在乱军中奔驰,高喊着番语让他们下马结阵,这才勉强结出阵线,持弓与蒙古兵对射。

步射对付骑射,单在战斗层面,步弓手永远不吃亏。

即使是同一张弓,人在马背上能使出七八分力,就已是优秀骑手,但站在地下,就能使出十成的力,更准更稳,一些控马技术好的骑手还能用战马当作掩体挡上几箭。

但在战役层面,下马骑兵阵中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结阵只是拖延时间,决定他们性命的关窍,在于后续增援部队能否及时赶到。

西番贵族们从未如此想念刘承宗,如果此时他们被放弃,但凭阵中这不到两千人,却被喀尔喀万众之师环伺,要么死要么降,只是时间问题。

而在战场后方,在率马队押步兵稳步向前推进的刘承宗看来,西番贵族们又跑回来了。

只跑回来三四百人,被两个喀尔喀千人队撵着仓皇逃窜。

远远听见河谷断断续续的嘈杂喊声,刘承宗在马背上拍着手,对张天琳道:“哟,诈败!”

这一瞬间,他脑海中闪过很多猜测,敌人看上去只回来了两个千人队。

他可不信西番贵族们能把上万蒙古人杀得就剩两千,然后再逃回来;那必然是敌军主力正倾尽全力围攻右营。

虽然蒙古兵诈败,说明他低估了敌人的素质,但同样这也印证了他稳步推进留一手的先见之明。

张天琳站在马背上向远处瞭望,末了蹲下身子重新坐回马背,问道:“大帅,两千,我去击溃他们?”

“先不动。”刘承宗回头看了一眼,摇头道:“蒙古人余力尚存,马兵在河谷摆开,不让他们越过我们袭击后方即可,既然他们想打,先让阿六和高应登对付他们,等待时机,一击即溃。”

张天琳本部马兵借雨幕阻隔,悄无声息地在阿六军阵之后一里外的河谷逐步铺开,摆出一个个小锥阵。

两千喀尔喀马队追击溃逃的贵族一直进入阿六的射程范围之内,见阿六固守阵型,便拿出几个百人队先从正面尝试轮番冲击。

一队冲不动二队冲,二队冲不动三队冲,冲不动。

冲击和冲撞是俩概念,冲击是冲到附近,注重气势,目的是让敌军阵乱;冲撞才是重骑撞击。

而阿六这支部队,四面各有老兵二百,都是天启年间的老叛军了,论单打独斗体力上确实有点跟不上,但胆气见识都很强,十年前他们就在成都府顶着炮跟秦良玉、张彦芳、许成名、黄运清等官军打了数十仗,还怕这点儿毛毛雨?

一个个架着大盾长矛,督促身边轻兵朝蒙古兵射箭。

土司兵的战法非常单一,要么散兵搏斗,结阵就是长矛大阵,几百年了一直这样,没有友军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围到撤阵移动。

但如果指望破阵,对蒙古人来说没有火器,能破步兵阵的只有步兵。

阿六吃定了缺少像祖先那时候重骑兵的蒙古人不敢冲撞,但巴桑的人已经被吓成精神分裂了。

尽管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担当的使命是辅兵,但大部分士兵的士气非常低下,战斗意志格外薄弱,不为别的……只因为老天爷在下雨,而下雨他们就看不见大元帅的铳炮部队了。

有大帅的铳炮在侧,欺压他们一辈子的贵族都会被打得屁滚尿流,但这会没了铳炮,只有两翼掠阵的高应登部六百马兵,不能激起他们的斗志。

尽管巴桑告诉士兵,他们有炮,就在阵脚被托着的帐子里,但士兵不信啊:下着雨呢,违反常识,骗子!

但有两类人例外,一部分因为布赤在军阵里扯着嗓子加正面状态,这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在方阵外列队步射。

谷</span>另一类人大概有二三百,给混编在阵中的炮兵扶着八个用帐布覆盖的遮雨小棚子,既享受布赤的玄学鼓舞,还能享受给大元帅抬炮带来的物理信仰加成,非常镇定。

阿六的中军营硬扛着被喀尔喀马队正面两次冲击,在这过程中高应登接应溃军,将战马赶进阿六的军阵当中,于外围下马列阵向周遭步射。

尽管高应登是在敌阵扎猛子的高度爱好者,但如今这局面,敌军这才两个千人队,明显后面的大部队被西番贵族拖住了,他这六百马兵冲过去也就是打个水漂,不如下马步射。

喀尔喀其余诸队也借着正面两次冲击的机会,接近完成百骑裹万众的环射阵型,把阿六的中军营呈月牙状围困在内,除了阵后有张天琳的马队护持,三面都被游骑包住。

随后几支响箭射向天空,三面齐冲。

计划是三面,其实只有左右翼的拐子马两面,因为进攻正面的马队往军阵右翼跑了,把阿六吓坏了,差点就喊炮兵放炮,他寻思这是个什么战术机动?

其实没有战术。

只是负责冲击正面的蒙古队长在接连两次冲击之后,好运用完了,在奔驰中用脸撞上一根射歪的弩箭。7彡筗彣網

这个队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脚上的靴子和马镫卡得特别紧,落马后被战马拖着在泥地里甩来甩去,马儿一直往阿六的右翼跑,仨人的钩镰枪都没法把他拉走。

就在这时,不知从哪儿跑出个挺着钩镰枪的大聪明,骑术非常俊啊,踩着马鞍子把钩镰枪一扔,跳上队长的马,骑着就走了。

其他来自漠北的创业者一看这能忍?

大伙提枪就追,后边的马兵还以为前方出现了什么情况,冲击途中也来不及细想,整支队伍都被带跑偏了。

倒是余下两面冲得可圈可点,右翼在距离二十步射出一片箭雨调转马头,左翼的蒙古马队发现阵型的真正薄弱点,以箭雨使阵中轻兵骚动,在调转马头的随后几步,斜刺里闷头撞了上去。

他们的撞击方向是从军阵左翼斜着撞向正面,因为人们以为阵前的马队也撞了,但阵前的创业者都跑了,一时间短兵相接,双方都承受了很严重的死伤。

刚刚兜转过去的左右两翼见后阵撞击,队长也随即下令重新整队准备撞击,就连跑远了的前阵马队也经过短暂迟疑后推举出新的队长,在其率领下加入右翼的冲撞队伍。

就在这时,阿六军阵外围接连不断的炮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