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几个皮猴都是郡马在教,不过,两个女儿都是我在带着。有时候呀,我觉得自己教不了她们,或是想躲懒的话,就会给她们再找些小师傅来教。像张首辅家的二儿媳,那就是很得两个丫头喜欢。”
李氏心中冷笑,这会她算是明白了,这景阳郡主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出,这是替那薛氏来教训她女儿来了。
李氏抽出手,笑道:
“郡主慈母心肠,对孩子那是高标准,不像我们这些粗人,只要女儿明理就好。我们从来不盼着她们才满天下,只要安安稳稳的过一生就好。”
程氏虽不知道那天在珍玉阁发生的事,但并不妨碍这会她和小姑子同仇敌忾,于是笑着道:
“是呀,明理可不是比什么都强。”
这时,郡主身边的一位妇人就道:“女子无才便是德,那都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想不到两位侯夫人也是如此浅薄之人。”
这顶大帽子,李氏绝不认,这不是公然败坏两家姑娘的名声吗?
“刘夫人,我什么时候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了,我只是说不求女儿才满天下。孩子不读书,怎么明理,你说是不是?”
这时旁边的一位推崇薛娘子才学的妇人也上前帮腔刘夫人,好像李顾两家的姑娘拒绝薛娘子的指点,就是不思进取,就是朽木不可雕。
还有夫人上前给李氏和程氏出主意,
“张家二少夫人最是明理的人,两个孩子不懂事,不知道能得薛娘子指点是多大的荣誉,可你们做娘的,应该明白。这样,明天让两个孩子重新上门好好和人家赔个礼道个歉,这至少说明你们家姑娘是知错就改的。”
李氏真想吐她们一脸吐沫,你们想巴着张家你们自己去巴着,凭什么还要踩着我们家的姑娘去示好。
李氏冷冷道:“不用,我们家女儿自有长辈教导,不劳各位操心了。突然想起家中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说完,姑嫂两人转身就往大门处走。
刚走两步,就碰到了薛夫人,薛夫人看着程氏也是一脸的失望,摇摇头道:
“没想到你们家姑娘这么不愿进步,那以后我们就别再来往了。”
程氏气了个仰倒,明明是前几天她让媒婆上门委婉拒绝了两家的婚事,怎么现在到成了薛家看不上自己女儿了。
不仅如此,还给她女儿扣了个那么大一顶帽子。
要不是多年的涵养,还有小姑死死拉住了她,她真想上前去踹对方两脚。
“薛夫人,说这话你也不亏心。”
薛夫人什么也没说,就是一脸无奈的表情,好像程氏在仗势欺人似的。
马车上,李氏也将孩子们之前在珍玉阁的事告诉了大嫂,
“再是有才,也不能上来就要给人家做师傅呀,所以我也没觉得两个孩子拒绝有什么错。”
程氏也很是懊悔,要说之前她还有一丝丝遗憾,但现在剩下的就是庆幸了,
“之前,我真是被狗屎糊了眼,居然讨好了这种人那么久。”
李氏劝慰道:“大嫂别气了,你的本意也是好的,谁能想到号称百年世家的薛家人会是这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