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太原的天气好不容易出了太阳,因为是大朝会,李柷早早起来。
谁让这天太原城内九品及以上官员都需要出席朝会,李柷作为皇帝,自然得注意仪表,不能丢了帝王的威严。
可朝会刚开了一会儿,值守的禁军便急匆匆报给大殿外的宦官,也因此打断了正在进行的大朝会。
“所为何事?为何打断大朝会。”李柷看到台阶下的宦官,神色阴沉。
“启禀陛下,值守宫禁的禁军来报,说是晋阳宫外有人携圣旨希望面圣。”宦官惶恐地回道。
“圣旨?”李柷一愣,“何人持的什么圣旨?”
“回陛下,宫外之人自称张超,天佑六年奉陛下之命出使归义军。”宦官连忙回道。
张超?
听到这个名字,在殿内伺候的张忠唐有些惊讶,他自然认识对方,毕竟两人都是张承业的义子。
同样惊讶地还有折从阮、张琛、张灌。
折从阮是知道这事的,毕竟他还派了十名士兵跟随张超、陈珍一行。
张琛和张灌二人只是听说过叔父还有个养子叫张超,但不知在何处。
可这怎么跟归义军扯上关系了?
其他朝臣也都很惊讶。
归义军,是多么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名字,韩偓听到这个这个词也有些震惊。
他自然知道归义军,因为张议潮入京为质的时候他已经二十多岁。
年轻时的他甚至认为朝廷会重回西域,可最后并没有,张议潮也在入京的五年后病逝。
黄巢为祸后,朝廷都忘了归义军这档子事,都不知道在河西走廊的最西边还有唐臣在苦苦坚守。
张超一行人出使归义军的事,他也知道,因为圣旨就是他亲手交给李珽,让李珽转交给张超和陈珍的。
可这么多年过去,他都忘了这回事。
而其他朝臣更是一脸懵逼,根本都不知道有这事,朝廷什么时候派过使臣去归义军的?
没听说过啊!
即便是当初李珽带的那个使团成员,知道这事的也没几个。
一时间朝臣们议论纷纷,不管是大小官员,都是一脸惊愕。
天佑六年,那是七年前的事,在场这些人七年前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
过了七年,朝臣们都换了好几茬了,特别是位高权重的那些人。
“归义军?归义军在哪里?”
“你傻了吗?就是河西的张氏归义军,南阳郡公张议潮担任节度使的那个归义军。”
“河西?那都几十年前的事了,归义军还在?”
“不知道,看这样子应该是还在,可没听说朝廷派了使团去啊!”
重臣虽说疑惑,可眼尖的人还是看到圣上的表情有些怪,显然是震惊,还有些激动。
郭崇韬见状,心里也嘀咕,难道天佑六年圣上真的派了人去归义军?
可那个时候圣上都未彻底掌握朝廷大权,晋王李存勖也还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