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天佑十一年(二更)(2 / 2)

关键李柷也不清楚李昪的宗室身份是不是真的,自然不会直接封建王,而是封为郡王。

杨吴使团两人受封的事在元日前,一直是京中官员们的饭后谈资,直到元日这一天到来。

虽说冬至日和元日都会召开大朝会,京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需要参加。当然这只是文官是必须参加,武将这边并没有这么做,若是九品以上的将官都来参加大朝会,军队出事怎么办?

元日大朝会比冬至日大朝会要热闹些,因为出席冬至日大朝会的官员都会出席元日大朝会,但后者还多了各道、各都督府、各都护府、各府、各州、各番邦的使者这里加起来有上百人之多。

加上太原城内九品及以上官员,差不多近千人。

这么多人,晋阳宫的正殿可装不下,就算是宣政殿或者太极殿也坐不下上千人,所以大部分人都在殿外按顺序站着,只有职位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进入殿内。

李昪因为刚刚获封郡王,所以也是有资格进殿的。

当然,所有官员都是能见到皇帝的,只是顺序不同。而且有那么一批人是不用动的,一直在殿内坐着,其他人嘛,那见一眼就退出去吧。

因为见的人够多,又要按照批次来,所以元日大朝会一般都会开很久。

提前几日,礼部这边便把一众官员觐见的顺序给了要参加元日大朝会的官员,在觐见这天,会有内侍省的官员和禁军负责维持秩序,并配合礼部的官员。

李昪和朱瑾二人联袂而来的时候,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但是主动上前打招呼的却是没人。很简单,你二人都不在朝廷,而是在杨吴,巴结你们有用?

就连一些四五品的官员前来,都有人上去打招呼,李昪二人那里却十分冷清。

朱瑾瞥了一眼这些人,也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倒也没多失望,反倒是新近获封郡王的李昪有些失落。

好歹也是一个郡王,没想到都没人过来搭理自己,心中的酸楚可想而知。

“江宁郡王,你若是觉得落差太差,等会儿可以在圣上面前求求情,说不定圣上就把你留在太原了。”朱瑾开着玩笑道。

“徐国公何必说本王,这种情况,你心里舒服?”李昪没好气道。

“呵呵!”朱瑾笑着摇头,“平白得了一个国公之位,高兴还来不及呢。”

见对方不中招,李昪顿时觉得没有意思,便站在自己的位置等候。没一会儿,台阶下就传来阵阵喧闹声。

李昪有些惊讶,这种场合,怎么还有人喧闹?胆子这么大?

当他看过去,便见到一个身穿紫袍、腰佩美玉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对于那些官员的打招呼,年轻男子颇为不耐烦,反倒是其身边的紫袍中年手里拿着两块玉质的笏,还不忘回应那些官员的打招呼。

“两个紫袍官员?后面那人是谁?怎么之前没见过?”李昪不明白那个中年紫袍官员为何一脸的谄媚,护着前面那名年轻的紫袍少年。

能穿紫袍,好歹也是三品大员,不至于如此不堪才是!

朱瑾也有些皱眉,也有些看不懂这搭配。

“那是琼王和琼王府司马李詹。李詹前两日刚刚册封为襄邑郡公,在这种场合是可以穿紫袍的。”旁边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朱瑾二人一愣,回过头,才发现是兵部尚书郭崇韬。

“原来是郭尚书!”虽说朱瑾二人爵位比郭崇韬,但并没有不敬之意。

“琼王是圣上胞弟,深受宫中太后和圣上喜爱,江宁郡王新封,作为宗室之人,最好是去打个招呼。不然,得罪了琼王,你们这爵位都有可能得而复失。”郭崇韬淡淡说道,言语间对李昪这位江宁郡王和朱瑾这位徐国公并无一丝的尊敬,反倒是以上位者的姿态嘱咐二人。

朱瑾虽然心中不喜,但这种场合,只能拱手回道,“谢郭尚书提醒。”

等他刚说完,就察觉到身边一道人影飘过,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是李昪。

见李昪跑去的方向,郭崇韬也很惊讶,转而露出笑容,摸着下巴的胡子意味深长的说道,“这个江宁郡王倒是有些意思。”

可惜此人只是圣上用来搅乱杨吴局势的一枚棋子,能不能最终活下来,都还一说。

不仅是朱瑾察觉到一道人影飘过,本来在在各自位置上等候琼王经过打招呼的那些官员也察觉到一道人影快速飘过。

等他们反应过来,就看到一道高大的身影正躬身站在琼王面前,“小王李昪,见过琼王殿下,见过襄邑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