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远说了很长时间,有些累了,看着卫鞅。卫鞅只是淡定的看着他,
“说完了?你现在意图谋反,人赃俱获。还有什么要反驳的吗?”卫鞅没有表情的看着任远。
“没有,你随便定罪吧,反正我也无所谓。”
“好,根据大秦律令,参与谋反者,处车裂刑,罪诛九族。”卫鞅边说边写到。
“老师,我用我的血,要是能唤醒你和陛下就好了。严刑酷法,最终会让国家崩溃的。”
“我知道,这不用你的血我也知道。现在是战时,用的也是战时之法,待天下和平的时候,自然要用和平时期之法。但法贵在专一,如果我们不打仗的时候施行一种法,打仗的时候用另一种法。变来变去,百姓会对法失去信心的。”
“到那时一切都成为定势,就像这群人接受不了外国人治理秦国一样,那时候可就要亡国的。”
“那阵变法同样需要流血,你以为我教导你的东西不是为了那个时候?你还年轻,到那时资历阅历都到了,由你发动变法,再合适不过了。卫鞅的徒弟,建立施行秦国律令的第一人的徒弟。你只要施行新法,有几人敢反对?就是陛下他到时习惯了现在的法律,对你的话,他也要认真思考三分。”卫鞅还是不瘟不火。
“老师。。。。”任远有些吃惊。
“战时之法贵在效率,不能投入太多成本,因为国家没有资源,也没有时间去考虑那么多,一切从简,不考虑情节,什么认罪减刑,什么量刑过重等等,百姓因为战争也无暇管你量刑,而且有些人,有些事必须从重处理,你以为我愿意斩了那几百号人?要是不杀他们,秦国一直内斗下去,还没同敌国战斗,自己就已经被消耗光了。这就是乱世用重典。”卫鞅终于有点表情了,是那种恨铁不成钢。“和平时期,国家有很多精力去管理百姓,法律就会更加详细,这是的法律以教育为主,以民心为主。不存在连坐,不存在求情无用等等,百姓要的是公平,要的是人情。你懂吗?”
“老师,我。。。”
“你什么你,把平时之法放下战时,无端浪费大量资源,同时也会耽误很多事情。你这都分不清楚。可惜,现在知道已经晚了,就算陛下不追究你谋反的事情,你私自毁灭证据,就已经是渎职罪了。同样是要杀头的。”
“老师,我错了。”任远终于跪了下来,看着卫鞅。
“那就把事情都接待了吧。”卫鞅叹了口气。
任远将事情都讲了,与杨毅交待无异。
门外的征明有些吃惊,任远态度很是坚决,怎么到了牢里却如此容易说通。杨毅还动用了移魂大法,这哥们就这么轻易交待了?
“老师,我请求面见圣上,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说。”
“好,看在你交待的如此干脆的基础上,我帮你请示一下”
“不用了,朕就在这。”
征明说着拉开帐门进到里面,卫鞅赶紧行礼。任远也跪在地上。
“说吧,何事?”
“陛下,此次参与行动真正的策划者并不是林王。而是另有他人。”
“说,谁?”
“现在还不能告诉你,如果现在说了一定会走漏消息的?”
“哈哈,这幕后策划者就是你吧?”吴桐因担心征明安全,在营里寻了好几遍,这才在这找到。
“你,有什么证据吗?”任远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