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此事就由娘子张罗吧,我就不掺和了。”
“嗯,知道官人懒,这事儿却是交给我了,若是成了,我也是给北镇那边去一封信,说明一下,多给岳衡一些休息。”事成了也是需要一段时间准备,再说了现如今跟北方蒙国也无战事,蒙王也是没时间来骚扰大楚边境了,各部落之间现在有些不合,这也够让蒙王喝上一壶了。
第二日,凌懿云便找到了,岳衡和青梅二人,将他们两人叫到了岳老丈那里,也是要说说这事儿。
“青梅,你跟着我也是有不少年了,此前我也与你说过若是有中意的人了,我也是会替你做主,如今这岳衡却是忠厚善良,而且还有官身,你对他也是有情,今日呢,我也是当着岳老丈的面,问一下你,你可是愿意与这岳衡厮守终身?”凌懿云的话有些直接了,青梅这丫头听完却是脸滕的一下就红了,支支吾吾的半天,才轻轻的点了下头。
凌懿云看看她这般模样,也是笑道:“呵呵,那好。”说完又转向岳老丈问道:“岳老丈可是对我家丫头青梅满意?”
这岳老丈今日他们来的时候还不明白是要干什么呢,待凌懿云说完也是高兴的鼻涕泡差点出来,凌懿云这么一问他倒是忙不迭的点头,“青梅姑娘自是不错的,老头子我也是没话说,只要他们愿意就好。”
边上的岳玥也是高兴,她跟这青梅平日里也是经常闲聊,对这小丫头也是极为喜爱,如今要成了自己的弟媳,当真也是高兴的紧。
凌懿云见他们二人都没有意见,转头又对岳衡说道:“岳衡,这青梅可是自小便随我长起来的,我自是把她当成亲妹妹一样,你可是莫要辜负了她。”
这岳衡听完,当下赶紧拍着胸脯保证道:“小姐放心,只要我活着一天,便不会让青梅受了委屈。”
孙仪涵没在场,若是在场听见岳衡这话非得踹他不可,这话说的太丧气了,简直就是说的时候没经过大脑。
凌懿云也是尴尬了,瞧着岳衡也是一脸的无奈,这事儿算是解决了,剩下的便是挑一个良辰吉日,为这青梅还有岳衡来主持个婚礼,这日子也是定在了七月二十一,到时候也是要大排宴宴。
距离这好日子也是不远了,凌懿云让李管事他们也是开始紧锣密鼓的张罗布置了起来,这是喜事,李管事自然是满心欢喜的接了差事,有命人前去县里采购东西,制作请帖等等,这里就不赘述了。
且说宪王一行人,自出了保定府,也是一路的快马加鞭,毕竟还有大事儿等着自己,粮仓里的粮食不多了,若是不能赶在粮食用完前想到办法,那这灾民可就麻烦了,所以宪王也是一路上没有多停歇,三日便也是到了这下河村了。
“姑爷,外面有人求见。”孙仪涵正写这《西游记》呢,就听得李管事前来禀告。
孙仪涵听完也是有些好奇,想不出来是什么人,突然眼前一亮,却是有些心动,莫不是宪王来了?距离上次送信也是有段时间了,这宪王若是收到信,真要来的话,这个时候也是差不多了。
想到这孙仪涵放下了笔,让李管事推自己出了门,凌懿云自是在柳茹那里陪她说话聊天。
到了门口却见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背着手立在门口,看这气质,却是不想普通人,孙仪涵深吸了一口气,放松了一下,这可是要见未来的皇帝啊,得第一面给人留下好印象不是。
“呵呵,想必这位便是宪王殿下了吧。”孙仪涵笑呵呵的对着眼前的未来帝王一拱手说道。
这宪王虽是没见过孙仪涵不过在京城里也是听过他的,今日一见却是看见这人竟是坐在一个奇怪的椅子上,也是有些好奇。
“呵呵,以前在这京城,也是长听人说起子谦,今日倒是终于见上一面了。”宪王也是客气了一下。
“宪王可真是说笑了,殿下里面请吧,这几日想必也是车马劳顿,进到屋里歇一歇。”
说着孙仪涵便引着宪王去了正厅,自是让有人上了茶水。
“子谦如此年纪轻轻却是写的这话本甚是了得,现在怕是声名远播了,这大江南北也都是知道你的大名了啊。”
听完这话孙仪涵不以为意的说道:“这其实算不得什么,写这些话本也是为了养家糊口罢了。”
“呵呵,本王在这还要多谢子谦,将这江南的分利却是也分给我本王不少啊。”
说到这也是说到了主题了,孙仪涵也是不再说什么客套话了,开始也奔着主题而去。
“这当是我支持宪王的一份薄礼,现如今这天下虽是表面上歌舞升平,但是却也是表里不一啊,朝廷弊病加重,百姓们的各项徭役也是不断的变本加厉,地方官员贪污腐败,却是将这大楚搞得满目苍痍了,现在也正是需要一位明君,明主来挽救这天下黎民,挽救这将倾的大厦。”
宪王听完也是眉头一皱,心想这孙仪涵说话也说的也太直接了吧,随后又是不解的接着问道:“那么子谦是如何确定本王就是那明君,明主呢?”
“呵呵,这明君,明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宪王这些年为民也是做了不少好事,在您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可是在普通百姓眼里那就爱民如子的表现,一个帝王最重要的是什么?忠孝廉爱,这四个字却是包含了一切,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廉洁奉公,爱民如子,这四样具备了在百姓看来就是明君,都是百姓能看在眼里的东西,所以百姓们要的也就是这样的君王,能使他们安居乐业,能使他们不必为了吃口饭而费劲心思。”
宪王一边听着,也是一边不住的点头,待孙仪涵说完,他也是有感而发的说道:“今日听子谦这么一说,却是觉得有些相见恨晚了,民是根本,是基业,没有了百姓这国还算的什么国。”
孙仪涵点了点头,这宪王果真还是有些觉悟的,不像他其他的两个兄弟,尽是知道争权夺利,想要享受高位者带来的快感,殊不知这高位者就是要建立在百姓的感受上,能感同身受了,才能治理好国家。
“今日却是还有一件事想要请教子谦啊。”宪王这回是相当的看好孙仪涵,从刚才的对话里也是能看出来孙仪涵却是一个难得的治世人才。
“呵呵,殿下为了这赈济灾民的事儿吧。”孙仪涵也是刚刚才想出来这宪王为何来此的目的,一个是自己的邀请,第二估计就是炀帝给了宪王机会,让他来亲自盯着赈灾的事儿,也是要积攒一些人气。
“呵呵,子谦大才,即是猜到了可是有什么良策?”宪王也不拖拉,直接开口问道。
“唉,宪王殿下恕我直言,这粮食的事儿却是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各地粮商加价也是成了不可扭转的趋势,只不过是加价多少的问题。”
宪王一听也是一阵头疼,“莫非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宪王莫急,这办法总归是比困难多的,现如今灾民甚多,粮仓怕是不足以供给如此多的灾民,为今之计却是只有一条了。”这也是孙仪涵刚刚想出来的,时间仓促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哦?子谦快与我说说是何办法?”宪王听得孙仪涵又有一个办法,也是迫不及待的问道。
“借粮。”
“借粮?呵呵,怕是有些不妥吧,这些粮商怕是也不答应啊。”宪王听了孙仪涵的主意也是有些失望。
“殿下等我说完,这借粮也是有优惠的,殿下以国家的名义来借,凡是借了粮食的粮商,来年秋收后可按每石几利的条件多还一些,想必也是有人愿意的,毕竟这些可都不是小数啊,待明年还清了,粮价平稳了,我们再从这些粮商那里把粮购买出来,也是为这些人做出了一份保障,而且宪王也可跟他们说日后每年秋收过后都会从他们那里购买粮食,这样一来他们多半会是心动了。”
宪王听完又是不解的问道:“我们每年都买这么多粮食做何?”
“呵呵,现如今我大楚的粮仓基本上都是靠往年的征收,这要是碰上战事,天灾,这粮食却还是要四处征收,麻烦不说还要费好些人力,咱们每年趁着粮价平稳的时候买上一些,存储起来,也是为了不时之需,就跟这些粮商一样,只不过国家收购的要多一些,遇到天灾,也可开仓放粮,这些粮商加价,咱们就按平均价出售,到时候也不会有所亏损的,而且这些收购而来的粮食平日里也是不”
宪王点了点头,这孙仪涵说的,倒是有些道理。
“如此,本王就且先试试吧。”最后宪王也是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