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嬷嬷闻言倒是赞许的点着头,轻声说道:“这一点上,姑娘倒是与侯爷像了个十成十的。看着姑娘长大,哪怕一日不曾见过侯爷,从面容到性情,心计到胆略,这该像的还是像了去。”
说着说着,也不知想到了些什么,秦嬷嬷眼神飘忽,面容更是一阵惊惧之色。罗妈妈原先倒也不察,毕竟二人并肩而立,一时间注意不到也是有的。只是见秦嬷嬷长久不说话,诧异间偏头去看,正巧撞上秦嬷嬷摇头叹气的颓丧模样。
“您这是,怎么了?”
“突然响起了老夫人身边的慈安和大姑娘身边的莲花,姑娘这般,总是叫人心悸的很啊!慈安一辈子就是个算计人心的,到头来一朝命丧,机关算尽终是敌不过宿命轮回。我总是在想,常言道过慧易折,慧极必伤,姑娘小小年纪便有这般心性,却不知是福还是祸。”
秦嬷嬷这一番感叹,却是叫罗妈妈心头猛地一颤,原来自回到侯府过后,秦嬷嬷对三娘便一日日的开始疏远的原因竟是这个。原先只当是秦嬷嬷一颗心全部扑在了昭阳郡主身上,而三娘自来聪慧,才会叫人更加放心。
只是总是有些不太对的,直到今日才算明白秦嬷嬷缘何一改往日对三娘的关心。哪怕秦嬷嬷明白三娘那次痛下杀手的原因到底为何,只是人心总是会忍不住寒透骨吧!毕竟三娘这般狠绝的处置了她们,不止是秦嬷嬷,便是罗妈妈自己,当时也是心头大骇。
不过十一二的年纪,对待生命之时,却是那样的淡漠。哪怕三娘年纪再大些,都不会叫人这般震动,这般狠戾的决定与她稚气未脱的面容,对比愈加明显。只是罗妈妈却也是理智之人,若不如此,哪里镇得住府中这些个人呢!
想到此处,罗妈妈不由出声道:“姑娘这性子啊,其实嬷嬷您也看得分明。看着她出生长大,姑娘心性如何您是最为清楚的。旁人都只说幽篁里的三姑娘天性凉薄,却不知她贴心之处,现下怎么您也这般说了?”
秦嬷嬷身子微颤,对于三娘,虽然不曾说过,但是心间却是将其当做了自己的孙女儿一般。起初一切尚好,那时候,宁海候是秦嬷嬷昭阳郡主共同的期盼,而与其生的极为相似的三娘,更是省心体贴,一切都是好的。
直到那一日,三娘突然掀开了宁海候的面具,也将她与往日截然不同的一面,尽数暴露在人前。秦嬷嬷看不懂眼前那个陌生的三娘,尽管明白三娘这般更好,更何况私心里,秦嬷嬷到底还是关心昭阳郡主更甚于三娘,是以便也随她去了。
然而这般,心间负担却也不少,是以只得离三娘远些,似乎如此便能少些歉疚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