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2 / 2)

高门生存录 靳文韬韬 1022 字 2020-04-19

11,三拜

笄者着大袖礼服、钗冠出房后,向来宾展示。有司撤去笄礼的陈设,在西阶位置摆好醴酒席。正宾揖礼请笄者入席。笄者于是站到席的西侧,面向南。

正宾向着西边,赞者奉上酒,笄者转向北,正宾接过醴酒,走到笄者席前,面向笄者,念祝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笄者行拜礼,接过醴酒。正宾回拜。笄者入席,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几上,有司奉上饭,笄者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笄者拜,正宾答拜。笄者起身离席,站到西阶东面,面朝南。

就是给笄者取“字”。正宾起身下来面向东。主人起身下来面向西。宾为笄者取字,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xx甫。”笄者答:“xx虽不敏,敢不夙夜祗奉”笄者向宾行揖礼,正宾回礼。正宾复位。

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具体内容父母酌定。笄者静心聆听,在父母说完后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对父母行拜礼。

就是笄者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笄者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客人、乐者、有司、赞者、旁观群众、父母。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即可。

婚俗:

我国古代有“六礼”之说,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实际上各地区民间约定成俗的婚礼习俗并不完全为这六礼所限,它将相亲、订婚阶段的过程简化

如,将请期并于纳吉中。而亲迎之后的合卺、闹洞房和婚后的“回门”等仪礼过程受到更加的重视。

男方下帖,经媒人之手取得女方的生辰八字,放在家中一个具有占卜意味的场所,如压在香炉下或放在神像前等等,放三日,如果在这三天中家中的人都平安,就代表这姻缘取得了神的同意,占卜成功。如果这三日中发生意外,就要把生辰八字退给女方,这婚姻不成。

有的地方则是拿到女方八字后,请卜卦者排比,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则议婚告成。

帖子用红纸把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八字并排写好,送往女家。女家接下帖子,就表示答应这门婚事。

取八字、下帖子目的在于“询察天意”,这一婚俗行为表示“婚姻天定”的观念。

在迎娶阶段,女方准备嫁妆。

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婚礼举行前的清晨,在各自的家中都要“上头”,即挑选有福气的老者为之梳头,同时说一些吉利的话。

新娘还要开脸即整眉光面。新郎上头时,给他梳头的老者要拉着男孩的手,用梳子、虱篦分别在新郎头上梳三下,口中念道:“三下木梳三下虱篦,生子孙一大阵”。

新房里的便桶在婚礼那天要让一男童溺尿。

在新床上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吉祥果品,代表“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

当新郎领着花轿来到男方家门时,一些地方的习俗要婆婆拉着媳妇走过场院中麻袋铺着的路,身后的麻袋要人不断传到前面待踩,这叫传种(宗)接代(待)。有的为了避邪气,要跨火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