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案确实充分利用了光军的长寿,但高俊不愿意让火枪兵这么冒险,考虑之后也放弃了这个方案。
丙方案则认为,既然芍药坡很难坚持,就应该在敌军出现进攻预兆的时候,抢先一步发动进攻,拿下易守难攻的,香炉石等地保护住芍药坡。
这个计划有一定积极进取的意义,所牵扯的兵力也不算太多,最要紧的是,就算这计划执行失败,也不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大不了退一步继续考虑其他方案。
高俊最终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
直到此时,高俊依旧认为芍药坡之战可以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不会伤筋动骨,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即将发生的战役,将会写进日后的历史课本和语文课本之中,将会是高俊此生最难忘怀的一场战役。
就在双方气氛日渐紧张的时候,高俊得知了从南县来的好消息,冯达火烧好易保,在界山东路大破蒙军7000,已经开始着手布置攻打霍州,这是一记捅在木华黎腰眼上的老拳,现如今,平阳食粥,等地的盟军都无法支援玉山战场,全都要被紧急调动到界山一带,优先防御冯达,而李明在南线也打得风生水起,已经率军北上,。在南线严重威胁着蒙古太原军团的安全。
但是高俊想要的消息还没有来,直到腊月20,。上气不接下气的信使,骑着快要跑死的吗?一路赶赴到了前线战场。
这封信自延安出发,穿。穿越半属敌占区的关中平原,,自潼关坐船顺流东下,,在彰德上岸,一路向北经镇定才传递到高俊这里。
消息也非常简单,生前已经率军南下支援潘正,陕西情况正在向有利方向扭转!
,接到消息的高俊来不及穿鞋就冲出营帐,劈手接过信,顾不得脚踏冰雪,匆匆读完,才忍不住仰天大笑:“,天不负我!”
,既然陕西方面的情况已经向有利转变,那么。可以预见,陕西军队能在12个月内,发动东征,届时,全部均码都已经被高俊拖住的蒙古人无力防御,只能选择抽调东面战线的军队,,左支右戳,最后将是总崩溃。
拖下去,对高俊还是有利的,更狗急跳墙的是蒙古人。
结合目前的战场信息来做分析,高俊也有理由相信,蒙古人是一定会主动挑起,下一轮的战役的,因为他们已经拖不起了,木华里只能指望在玉山战场上击败高俊,这样才能腾出手来对付其它方向的光军,李明和冯达已经是头难治,如果再加上潘正,蒙古人必输无疑。
既然如此高峻,也绝对不能让他们如此了了心愿,就在这玉山战场上牢牢坚持下去,,顶多是一两个月的功夫,高峻就能看到蒙古人尸横遍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