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所言,村庄里的人的下落全都被找到了,尸体起码有六十多具,全部是用铡刀铡成两截的,全都堆在那里,在旁边的半堵土墙上,还有人用血写下的几行大字。
“聂相公有令,石头要过刀,草要过火,人要换种!”
几个人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跌跌撞撞的向前走,不远处是一条溪流,河水显露出不安的颜色,几个人向上游走不过几百米,果然就看到了要找的东西,在树丛中,十几个年轻女性的尸体整整齐齐的码在这里,他们的头都被砍下来了,不知道被扔到了哪里。
不远处的树上挂着七八个婴儿的尸体,其中有一些是用竹竿挑起来的。
突然间有点声音传来,几个人吓得立刻缩进草丛中,四五名宋军士兵押着一个年轻人过来,那人明显也是个读书人,戴着方巾,然而此时他却半点能耐也没有了,被这几名杀红眼的士兵直接压到溪流边跪下。
“我,我只是个过路人,我不是本地人呐,我也没有从贼!”
“还说你没有从贼,这是什么?”一名士兵掏出个小袋子,扔到这男人面前。
“这是盐袋啊,装盐用的。”
“贼缺的就是盐,你还敢说不是匪贼的奸细!”
那人还要张口争辩,但几个人干脆利落的砍掉他的头,搜刮了一下他身上的东西,就心满意足的远去了。为首的那名士兵还在高声宣布命令:“将军有令,相公已经有处分来,一会这一片地区都要烧了,大家分头去布置火物。”
张龙和马汉对视一眼,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穿越这片刚刚被“光复”的地区抵达盱眙,几个人只能绕道,但这又将耽误更多的时间,也许大军已经渡淮,他们就要留在淮河以南了,到时更是进退两难。
“一定要保证夫人安全,咱们绕路,不从这一带走,就算是咱们会合晚了,也可以另想办法,沿岸跳河的人那么多,将军也留给咱们不少钱,总能过河的!”
司忠信对夫人翘首以盼,但是却始终等不到人,除去夫人之外,也有几股说好要来的红军没有过来,其中一部分对故土怀有眷恋,还对渡淮投奔高俊怀有戒心,认为这是屈事金贼。而另一部分人已经来不了了,他们遭遇宋军截杀,损失惨重。
但是在盱眙县周边已经集结了各路红军将近三万人,虽然其中的一半都是家属随从,但也能挑出上万敢战之兵,在淮南的各路宋军都不愿意来触碰这个晦气。
淮西那边的红军也都在濠州一带集结,似乎打算在那里北渡,完颜珣已经发出诏谕,欢迎这些人“归正中国”。
快到十月底的时候,梅洛行的军队突破千难万险终于赶了过来,作为最大的一股红军,他直接带来了上万军队,以及数目与之相当的家属。大幅增强了盱眙的力量,也加重了粮食负担。
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张亮,当初他被高俊派到淮北,去帮助纥石烈志处理民政。在这几年间,纥石烈志被朝廷调来调去南征北战,但张亮始终稳坐徐州城,在当地领导居民垦荒种地,放牧牛马,已经初步恢复了淮北经济,并且储蓄了可观的粮食(最重要的是,为高俊成功的掺了沙子,这片地区名义上还归纥石烈志管辖,实际上是高俊的囊中之物了。)
得知淮南红军的动向之后,张亮并没有等高俊和何志也的指示,就迅速的准备物资接济淮南红军,高何二人都对张亮的当机立断表示赞赏,并在随后来的信中支持张亮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