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镇州的酷暑(上)(2 / 2)

颠覆晚金 边郡箭手 1169 字 2021-06-24

重新巩固了城防之后,李铭率军留守于此,而冯达亲自率兵支援王重瑾,在安州、莫州一带抵御蒙古军队南下。

也古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困扰之中,他的上万大军无衣无食的留在野外,士兵们都想回到燕京,就算拼尽全力,也古也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衣食补给。现在能走的路无非是两条,一种是继续前进,在新占领的地区搜罗当地居民的补给,挖地三尺的压榨粮食,另一种则是全军退回燕京,眼看着河北战局继续向下发展。

也古坚定的选择了前者,蒙古军队把他们现有的那点存粮都拿出来犒赏士兵,让他们鼓足干劲的深入乡村,去抓去烧去杀,去自给自足。

最初的几天里,这样的策略效果不佳,蒙古人并不熟悉河北乡村,经常遭遇埋伏,在几天之内,他们仅仅得到了二百石不到的粮食,反而损失了100多名士兵,,这损失甚至比攻打一两座州城都要大。

也古愁眉不展之际,还是李世昌向他引荐了河北知名的狗腿子黄承旧,此人一见到也古,立刻撅起屁股连磕了九个响头。

裂谷不解的望向李世昌,心想这人除了捣蒜还有什么用。

不过几分钟之后,他就逐渐消除了疑虑,此次黄承旧确实是来献策的,而且可行性极高。

河北信安县义军在发展的过程中,组织过平民去围攻那些亲近蒙古的土豪地主,瓜分他们的土地庄园,而这些土豪则被迫带领家族子弟躲进蒙古人控制的城池之中寄人篱下,因此也就对河北义军恨之入骨。

这些小土豪们虽然比不得大世侯,但是胜在对本乡本土的情形了如指掌,而且由于切身利益的原因,绝对拥护蒙古军队。如果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回到乡村帮助蒙古人征粮,效果比蒙古军队亲自下乡还要好上十倍百倍。

也古对这个想法十分赞同,榜文立刻发了下去,果不其然,在河北北部诸州,有数十上百的乡村土豪在城中避难,得知蒙古王师愿意帮助他们,立刻踊跃前来投靠带路。

黄承旧主持此事,将这些人分成十八路还乡团,自任还乡团总团长。这些乡村土豪带上家中子弟,拿上蒙古人发给的武器盔甲,气势汹汹的赶回自己家乡一带,到处搜杀义军中的骨干分子,消灭挤压冯达在当地建立的抗蒙政权,一时间乌云滚滚,甚至比蒙古人亲自下乡还要恐怖得多。

“乡亲们,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一个流里流气的中年人挥着蒙古马刀,在衣衫褴褛的众人面前趾高气扬:“想不到吧,现如今这天下还是蒙古人的天下,咱们大柏树村还是我胡汉三的地盘,谁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东西,给我吐出来,剩下的帐,可得一笔一笔慢慢算。”

人群聚集在一起,遮掩不住愤恨的眼神,,这个胡汉三家里有人是张柔手下的军将,因而也混成了本方的恶霸,想当年张柔好歹也是抗猛义军的领袖,因此大家对胡汉三还能有所容忍,而现如今此人也跟着张柔降了蒙古,为非作歹,扰得鸡犬不宁。

高俊北伐,将冯达留在信安县主持河北军政之后,张甫率军向西北发展,在当地建立起了抗蒙合作机关,在其领导下,村民们勇敢的捣毁了胡汉3的庄园,,没想到,现如今胡汉三带着一干家丁子弟,引着蒙古人的大军回到了大柏树村,将各处财产洗劫一空后,又凭借着对家乡地理的认识,带着蒙古人深入芦苇荡,把避居于此的村民尽数擒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