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沟壕内的光军同样死伤惨重,唐太平无非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把各处墩堡胸墙的士兵全部召回沟濠以内,做全面死守的态度,对敌军杀伤不多,但是可以坚持的更久。
另一个就是继续向墩堡和胸墙各处派遣军马,本着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的态度与敌人激战到底,有可能会杀伤更多的敌人,但是一旦士气崩溃,就会全军陷入混乱,被敌军单方面的屠杀。
依照唐太平的性格,他当然选择第二个,现如今,他已经下令军中的长史收集全军将士的遗言,准备跟敌人轰轰烈烈的最后干一场了。
没想到刚刚在磁州打了胜仗,现如今就面临着全军覆没的悲惨境遇,不少军兵不能接受,一时间军心浮动。但是太平军时代建立的政工制度多少起了效果,在军官们的威逼下劝导下,将士们也只能抹眼泪,继续固守待援。
下午时分,敌军的攻势终于达到了顶峰,五千名敌军骑兵分成三分,轮流发动冲击,在第三轮冲击的时候,沟濠这一部分的军队终于陷入崩溃,士兵放弃抵抗转身逃跑,敌军一路杀到核心,斩获颇丰。
关键时刻,唐太平抄着齐眉短棍冲了上去,带领着亲卫士兵坚持抵御,并从其他状态较好的防线上抽调援军,总算是将敌军赶了出去,但是这一次崩溃就让他损失了超过五百人,根本不可能继续作战了。
但是,也就是这个时候,唐太平惊讶的发现,敌军队伍居然在收缩,并做出了撤退的样子。
将士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是情况没错,尽管光军已经濒临绝境,但蒙古人却没有发动下一次冲锋,却开始集结起来向后退去。
情况发生得非常突然,根本没有准备,追击还是留守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敌人这个动作实在是太笨拙,就好像是故意引诱光军追击一样,绝大部分军官主张继续固守待援。
“如果敌人实力未损,还打算继续攻击我们,而我们决心防守的话,那他们可以直接攻击,而我军已经实力尽丧,士气崩溃,根本防御不住。
如果敌军确实准备撤退,他们撤走了,而我军继续固守,我们倒是没什么事,但也放走了敌人。”
“如果敌人继续打算攻击我们,而我们主动出击的话,那就是羊入虎口,可只要敌人想打,我们是不是主动攻击都是死,主动攻击也许还死得壮烈点。”
“如果敌人确实是打算撤退,而我们主动出击咬住他们,就能给这群黑鞑造成很大的麻烦。”
还是读书人脑子灵活,就这么四句话,阵长史徐中涵就说服了大家,光军士兵重新列队,向敌人发动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