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现代战争的论述,高俊也没讲太多,话题很快又转移回对正面蒲察七斤的布置上。
然而,稍后参军部推演的结果让人意外,蒙古骑兵及时出现,将太平军重骑兵部队两千人从后面几乎全歼。
这下子整个指挥部一片死寂,参军典史面面相觑,损失两千名重骑兵来打七斤很明显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
“话说,蒙古人现在还有这么强的作战意志吗?他们骑兵的装备和耐久应该都已经下降了许多,没办法维持这么长时间的进攻吧?”刚刚又被调回参谋部的施信打破沉寂,率先这么说。
“说的很有道理。”石莞动手将蒙古重骑兵的冲击力从9改成了6,这下子,太平军重骑兵由全歼变成了被击溃,这倒是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依我看,六月风暴打得这么久,蒙古人应该已经意志低沉。”施信把笔接过来,又涂了一下,将蒙古骑兵的冲击力从6改成了4,这下子我军重骑兵扛过了敌军的第1一轮冲击,挺到了援军回来的时候。
按理来说,这样重要的推演,高俊应该在现场亲自监督,并且就推演的各种结果进行裁决。然而,此时他却不得不履行自己的另外一项重要职责,听取有关淮南情况的报告,因此丧失了纠正错误的机会。
“当时,司将军来找我们,让我们赶快走,可是殷姑娘却坚决不肯回淮北来,说是淮南的饥荒应该由她来负责,所以就留在了当地,带领灾民求生路。”
“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求什么生路,你们怎么不拦着她!”
“我们实在是拦不住,而且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司将军也是毫无办法,恐怕他也难辞其咎,眼看要被下狱,只能拼死先将我们送出来。”
“殷姑娘现在在哪里?”
“在高邮,还得给灾民们治病、分配食物,南军采取了困人之策,将红军所占据的地方与外界隔离开,严查粮食的输送,海滩各地也先后被宋军占领,现在淮南粮食断绝啊。”
高俊短时间的沉默了,根据从淮南回来的人所传递的消息,南宋朝廷借口说有一个什么组织叫漆社,密谋反抗朝廷,因此罗织罪状陷害了一大批人。司忠信同情殷去寒的举动,但此时也无法替她遮掩,只能想办法把她送回北方。没有想殷去寒还是老样子,倔脾气,居然还偷偷留在高邮,只是让其他工作人员先撤往山东。
现在淮南是什么情况,赤地千里,饿殍相接。说实话,灾民们把殷去寒分了煮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一想到这个,高俊顿时脊背一阵恶寒。
“我现在就派人去淮南,无论如何要把殷去寒给接回来,她懂什么!说句实话,咱们在江南布下那么多的网络,搞了那么多生意,其实都是为决战服务,现如今咱们跟南宋的关系也要变化了,是时候收手了,不要再扩大南面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