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武大公讲礼迎客,李师帅断粮进军(上)(2 / 2)

颠覆晚金 边郡箭手 1127 字 2021-06-24

后者相对好办,忠义军、史天宁等人或多或少都与太平军有了共同的利益,只要晓以利害,不愁说服他们加入,而武仙现如今已经被授予了太平军的高级军职,同样也会率军协助。

真正困难的是前者,如何最大程度上的削弱真定府的守备,这直接关系到太平军能否破城。

首先,蒙古人自己确实就已经削弱了真定府的部分守卫,大量抽调部队去河北前线,参与对高俊的防御,他们万万不会想到,传统的战场前后在高俊这里惨遭颠覆,太平军在河北反攻的序幕,居然是从身处于河北内部的真定府开始。

李铭再出一策,派一条诱饵去,诱使咸得不出兵。

这个任务交给了荣耕哲,这位营统制现如今已经荣升为阵将军,专管太行军步兵,此人确实有些训练士卒的本领,在怀孟潞一带经营不到一年,就调教出了几千能使硬弓的步兵。

另外,也是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老荣的分量也惊人的增长,他刚从河北逃到高俊这里来的时候,瘦的麻杆儿也是。大概是这段经历太难以忘怀,以至于后来他就对食物产生了某种特别偏爱,甚至于李铭考虑要不要专门为他把中军营帐加宽两尺。

将军虽胖,但勇力不减,李铭命令荣耕哲带领史天宁派出来的使者向导,打着两军共同的旗号,到河北中部去搅乱敌军。

荣耕哲当即领命,带领着两个营的太平军步兵就出发,一路上宣传太平军与史家已经开始合作,将会共同接管河北,将残暴不仁的蒙古鞑子赶回漠北去。河北百姓都听说过太平军的仁义为名,也都知道史天泽的善政,如今这两家联合,岂有不箪食壶浆,揭竿响应的道理?一时间,刚刚被扑灭的火焰就要有复燃之势,这也引起了真定府方面的恐慌,咸得不立刻派出大军前往,准备镇压这一带的变乱。

第一步计划大成功,李铭仅仅动用了两个步兵营的兵力,就挑动了上万人的义军,进而吸引了不下五六千的真定府军马前去镇压,这可是真定府内能够出征作战的精华部队,李铭这一轮四两拨千斤,使用得着实高明。

冯达事先并没有与李铭沟通,但是他也清楚,最好是先诱使一部分真定府守军离开真定府,将之困在外地,抢先攻占真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战役难度。所以,率军西进至安州一带后,冯达的兵马突然大张旗鼓继续西进,一下子引起了河北地区的广泛紧张,真定府也立刻率军前往肃州一带抵挡,两军对峙,冯达迅速利用船只度过北漳河,随后焚毁桥梁,将敌军甩在身后,水陆并进,只花了四天时间就赶赴真定府外围,而敌军从修复桥梁到驱散冯达部队后方骚扰,再到回到真定府,少说也要八九天的时间。

一个声东击西,一个金蝉脱壳,李铭和冯达从真定府一下调出近万部队,现如今城内只有三五千强健兵马,率领着上万征集的民夫,其实力已经极度弱化。

而二人也克服了地理地势的重重阻碍,在十余天的时间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渴饮刀头雨,夜卧马鞍头,在无数的兵马掉队落后,甚至由于缺乏粮食而不得不原路返回的情况下,成功的将队伍主力带到了真定府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