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赞皇县不算远的新安县,恒达的军队也开始有组织的进行反攻,之前的策略收到奇效,在新安县包围圈的外围,河北起义的声势重新扩大。
高俊派遣密使来到冯达这里,传递了高俊对张福等人诚心效命的感激之情,并且正式将张福等人纳入太平军的规划:,这些河北,义军将领们已经决定从此跟随高进,这使得太平军在河北的力量更加充实便捷,冯达所带来的太平军本部一共,编成了5个营,,包括4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而张府的队伍编为4个步兵营,两所的队伍编为一个步兵营,王福的队伍编为两个步兵营和一个工兵营,王崇锦的队伍则从步兵营升级为骑兵营。
这样下来,太平军在河北信安根据地的总兵力达到了13个营,几乎与陕西根据地相当,虽然其中包含了大量收编改编的兵力,但同样,政治可靠,而且战斗素质过硬。
冯达作为高俊非常看重的人,担任了河北军队的总指挥,而他的副手则是张府和王府,三人各立一阵,总成一诗。
而在南面的开州一线,高峻属下的太平军将士们逐渐拓展了,黄河北岸的那片小小无名地,但是,每一步路都是无穷无尽的血战,每天都有上百人阵亡在这片狭小又没什么特殊意义的土地上,甚至于不少将领主张,干脆趁夜渡河回去,别在这地方消耗宝贵的军兵生命了。
严肃的来说,这个意见是很有道理的,小弟不过是黄河,河间地区最普通的,一片河滩地而已,得到与失去都不能造成什么严重损失,但是,正是因为太平军在此渡河,所以蒙古人也集结重兵在这里围剿,,这难道不是一个机会吗?
此时的黄河正处于夏季涨水期,想要自如的活动非常困难,蒙古军队,就算是撤退,,也只能选择有限的几个渡口,如果能够抢先占领这些渡口,就可以对黄河与黄河岔流河尖山州地带的蒙古人,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高俊仔细研判的地图,小弟之战的发展让他强烈的想起后世另一场著名的战役,德军在一处,河畔的城市虚掷数10万人的生命,但是却导致了南线兵力的严重空虚,最后,被苏军在南北两翼侧面突破,完成包围近14的机动兵力损失,,几乎无可弥补。
小弟之战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蒙古骑兵们,彪悍善战,但是也同样在虚置人命,一个全身盔甲,带着两匹膘肥体壮的黄骠马,有着一张牛角硬弓和68余件,镔铁长枪和精瑞玛刀的蒙古武士阵亡,仅仅换回来4又13平方尺的土地,太平军的损失肉痛,蒙古人的损失也不是轻飘飘就能打发过去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它方向战场的签字,蒙古人在小弟之战越来越无法组建连绵的警戒线,有限的部队全部投入到一线作战当中,外围极度空虚。
“这就是我们的斯大林格勒呀。”高俊扔下笔,指着眼前的地图,对身旁的王惠说:“,我们固然付出了沉重代价,但蒙古人在这个血肉磨坊里何尝不是步履维艰,而且逐步丧失了机动能力,只要再坚持坚持,敌军的外围将会下降到可以轻易突破的地步,届时我军就可以在东西两侧,实现侧翼合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