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主都没了,宋慈一脸落寂的看着商号重新开门,谢传风半是戏谑半是可怜的拍了拍宋慈的肩膀,一个小小商人敢对朝廷命官如此亲狎,恐怕大宋史上也没有先例:“宋大人,您也该回去了,李经历的话说的却有几分道理,现如今大宋朝廷就是这个样子,你还想什么呢?不瞒你说,我交割的粮食确实都送到了北方高太尉那里,你说我通敌卖国也成,但高太尉治下的山东可比咱们大宋治下的江南强出许多了,请宋先生三思。”
案子成了无头案,再查下去也毫无结果,宋慈只能暂时回到江南的镇江府,把江北的情况汇编成文,快马送到临安去。
而此时,薛极也渐渐琢磨过来,看出来金军兵临淮河只不过是高俊的小把戏,这个谢传风肯定是为高俊办事的,如此,他也暂时高枕无忧,不用担金军南下了,对于查案子的热情自然也降了下来。
所以,宋慈的这份报告只当没看见,薛极主动向赵扩提议,给宋慈升官加爵,最好送到福建某个州去当推官,既能发挥他办案的长处,也能带兵打当地的流寇什么的,这两年国内民变四起,是宋慈这种人建功立业的时候。
“淮南的事也不能就这么算了,此番江南士林损失重大,总是要找个人出出气,那谢传风暂时动不得,咱们也可以找别人。那些违法乱纪,参与征粮的军兵,应该严惩不贷。”转过头来,在政事堂里,薛琪又和其他几名参政开始商议:“这两年国运本就不知,淮南屯田又便宜了咱们大家,也该想办法开源节流了,今日官家也问我此事,所以,我有些计较,想说与各位,应当在军中实行打算法。”
所谓打算法,就是进行军队的财务统筹审核,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要清查各军队的军费账目,避免出现军费冒领超支,将领贪污腐败的事情。
乍一听上去,这是个很有必要的制度,然而,两宋三百年年来,却从来没有对军费进行过非常严苛的审查:,宋太宗时期,重文抑武政策开始明显并制度化,武将的政治地位下降,作为补偿,宋太宗开始由厚养兵养将,并且对武将的贪污付之一笑,不置一词,在政治地位上下降的武将们却在经济上得到了巨大补偿,这使得他们也心满意足。
另一方面,朝廷的军费也始终给的不够足,而,有作为的将领想要更新装备,编练新军,改良战法,,也没有别的进项可以维持,只能通过吃空饷的办法,把用来养大量常备军的钱转而建立少数精兵。
等到南宋时期,将领贪污已经变成了常态,韩世忠鼎鼎大名,但也敢吃一半儿的空想,一方面是朝廷军费给的确实不足,另一方面,吃空饷,拿点小钱也是大家的共识,除了岳飞之外,没有不这么做的。
然而,这样挥霍无度的军费支出严重拖累了南宋财政,宁宗年间,政府入不敷出,沉重的税负又使得暴动不断,内忧外患之下,薛极终于决心实施打算法,严格约束军队财政,以求开源节流了。
此时还在淮河前线的高俊听到这消息,不由得哈哈一笑:“南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