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不让14岁以下的孩童进入工厂做工?这样的话全都要破产了。”
“高郎君年初的时候在邸报上提过一个词:招商引资,当时我非常激动,认为这是根据地逐渐开放的好消息,但是你们现在这么搞,不是把我们拒之门外吗?”
“高郎君当初提出私营商业是经济的组成部分,对根据地影响重大,我们可是交口称赞,感叹我们商人的作用有被正视的这么一天。可是现如今呢?居然要签订什么契约,不让我们搞射买,怎么和外地厂商竞争呢?”
“你们害怕老百姓反对?如果老百姓一闹,官府就无原则的退让,那对于我们这些投资者的信心也是一种大的打击呀。”
但是高俊绝不退让,在此之前,何志也和流泉院的大小工作人员们就进行过计算,虽然实行契约之后,对工人和生产原料的农民有一定的经济保障,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小幅度提高。但是由于纺织机带来的巨大技术进步,根据地的纺织厂效益依旧远远大于其他各地的锦绫院、作坊以及私人织户。
所以根据机关的态度是无比强硬的,不但纺织厂不按照射买制进行,以后根据地的工厂矿山都不会进行射买,必须老老实实的签订契约,在根据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经营。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你签订契约,成为根据地投资商,我也会给予你更强大的力量。”在谈判的最后,何志也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极为古怪的话。
很快,大家就知道了何志也的计划,纺织厂选址在东平府,与此同时,会在这里设置纺织专科学校。与此同时,纺织厂将会成立商社,采用新的制度,根据何志也所说,叫做有限责任制度。
商人们算了一笔账,觉得这笔投资总算是不亏,眼下兵荒马乱,在别的地方做生意实在太难,还是在根据地进行经营为好。
当然他们也不会这么老实,他们有计划在根据地内进行商业经营,然后用所得到的钱在外地低价购买土地——目前河北地区遭遇了几次兵乱之后,可谓是千里无人烟,土地价格大跌,用在根据地赚到的钱在河北大肆购买土地,这样无论如何,日后都可以过得很好。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句话说的是明朝的情况,然而对于两宋同样适用,商人们虽然在各地投资手工业或者建立商铺,但是赚到的钱还是希望能够购置地产。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根据地司法院与流泉院已经设立了专门人员进行监控,对于他们转移根据地资产的问题已经有所察觉,并且依据它们转移的金额大小设立了黑名单和白名单。
“白名单的商人是日后的合作对象,至于黑名单的商人吧,也不用去动他们。”何志也看着名单,脸上露出微笑:“他们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