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尺!”郭延嗣汇报。
高俊也近乎虚脱了,但是他咬紧牙关:“敌军知道了也没关系,准备登陆作战!”
军兵们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就在这个时候,风向似乎微微有些逆转,潮风战胜了季风,划船不再那么困难了,郭延嗣微微比划了一下:“再前进一百尺,我就能开弓了。”
雨雪变大了,几名绣工撑开棉被为李素儿取暖,这个女人异常痛苦,汗水打湿了面容,嘴唇发白,咬出血来。
军兵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郭延嗣缓缓拉开了弓,看着从瞭望台上下来的几个人,一支羽箭轻轻划过,在空中绕了一个弧线,一个红色的身影倒下了。
军兵们立刻士气大振,在高俊嘶吼的指挥下,越来越靠近岸边,郭延嗣连连发箭,全部中箭倒地。
就在最后一个人中箭的时候,一声嘹亮的啼哭声响彻了整个海面,雨雪立刻就停下了。
几名绣工给李素儿裹上厚厚的被子,她面色发白,但眼睛依旧明亮,伸手要看看自己的孩子。
上百人立刻登陆,并完成了对丛林的占领,而此时敌军还在风雨中睡大觉,高俊几乎是马不停蹄的直奔东海线,同时占领了真正的码头,缴获了数十艘大船,几乎没有任何抵抗,数百人跪地投降,交出武器。
等到天亮的时候,东海县已经在高俊的控制下了,此时高俊身穿黑衣站在岸边,遥望着远处的海洋。
僧虔和冯达走了上来汇报眼下的情况,看到高俊有些意兴阑珊,也知道郎君在后悔昨日鲁莽的行动,这种孩子气式的赌气在高俊身上很常见,东平战后也是这种情况。
“这次幸好风向有所变化,要不然的话,你我现在已经是鱼鳖口中之食了。”
“郎君不必再烦恼了,我倒是觉得这一战胜得漂亮,军兵们现在也在说,也许大海没什么可怕的,什么狂风暴雨不还是挺过来了吗。”
这句话让高俊眼睛一亮:“果真如此吗?”
两名军使点了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三个人在岸边走着,高俊指着远处的蔚蓝海面告诉两个人:“历朝历代都以土地为贵,而忽视了大海。其实在海的那一面,还有辽阔的土地和丰饶的物产,谁能掌握海面、掌握航线,就能在未来抓住其他国家的命脉。
华夏是一片美好的土地,地缘也尤其之好,我们的四面有高山和沙漠环绕,是一个巨大的堡垒,只有东面的辽阔海洋——以往都认为没有任何威胁,但我认为未来的威胁就在东面,敌人将会从海上而来。”
郭延嗣也走了过来,他刚刚才结束军务准备去看看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高俊等三人也跟着同去,李素儿虽然虚弱,但是神色尚好,高俊微微责备了她他几句,那个小孩子立刻不满的大声哭了起来,声音异常嘹亮,这真是个有精神的小子。
“好孩子,有名字了吗?”
“大名以后再起,小名吗,就叫踏波郎。”郭延嗣心情好到走路不知道迈哪只脚。
“好啊,踏波,踏波,也许这孩子以后真能带我们劈波斩浪,走向大海。”高俊出神的念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