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也一直筹划的中学终于挂牌成立,已经从小学毕业的学生中有一部分选择考入中学,而另一部分觉得读完小学之后已然不错,眼下在衙门办事也有钱拿,所以没有选择继续深造。
高家军中的少年军们终于立下了第二块牌子:军事中学,除了战争遗孤之外,也开始面向普通小学毕业生招生,毕业之后就有可能在高家军当上军官。
当年的师范学校也培养出了两届毕业生了,因而学校进一步扩大了规模,开始向全根据地推广教育。
学生们的学习任务很辛苦,但是待遇还算不错。高俊合何志也都向他们强调:根据地以超乎平均生活水平的待遇给予学生,因而学习是学生绝对不可推卸的任务。(国家待士深厚,唯求进学)
也要适当的参加劳动,何志也带着中学生们在院子里种了两畦豌豆,既是为了吃,也是为了讲述遗传学原理。
以玻璃器和香皂为代表的卫生运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高俊的土地上,这两个东西的价格都不算昂贵,分到地产的中农们也消费得起。洁净的器皿和日常清洁身体能够有效的抑制夏季传染病。
来自河北山东的难民无穷无尽,高俊已经有计划利用这批人开发峄山的煤炭,这既是未来工业的能源,在眼下的生活上也至少能保证让大家喝热水。
在根据地范围内开展了全方位的剿匪活动,以高家军正军为中坚,各地民兵配合,扫荡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山头,劳改营近乎于人满为患。
正当高俊忙碌于这些工作的时候,完颜珣的命令终于下来了。
高俊赐姓温敦氏,除正五品宣威将军,实授沂州防御使、总押泰安、兖、沂三州兵马事、加授山东路宣抚副使、赐金带、行六部事于三州、兼任管内廉访使。
这些都在意料之中,甚至还薄了些,但是下面的话就让高俊震惊不止了。
“授都尉,尚真宁县主。”
这真是晴天一个大霹雳,让高俊彻底懵了,但是宣读诏书的人却与高俊贺喜:
“高建麾真真年轻有为,本朝开国以来,县主们多是嫁于世家大族,高郎君以诸色人尚县主,真是本朝前所未有之景,此乃国家奖进人才之体……”
高俊已经懵了。
两天后,潘正也得了诏书:
“潘正受武节将军,滕州刺史,赐姓完颜氏。”
除此之外,高家军潘正受武略将军,赵昉、陈秉彝受奉训大夫、承德郎;正军旗指挥都受封为承信校尉,贴军旗旗指挥都受封为昭信校尉,所有军使都授予忠勇校尉,所有参军、典史、判官授予修武校尉……但是这些事大家都听不清了,高俊被赐婚这件事让大家陷入了巨大的震惊当中。
第十八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