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尚书省(上)(2 / 2)

颠覆晚金 边郡箭手 1123 字 2021-06-24

高俊仔细观察过这个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人总让他强烈的想起完颜宣,现在他才意识到,是一样挂着虚伪的面皮,看上去无所谓的面皮下面,这个人中的紧张的计算收益和风险的比例,决定是否要说话。

“已经不是迁转挪腾的时候了,咱们再晚决定一日,不知又有多少州县残破,又有多少生灵涂炭?”

“国家大事总不能仓促决定,还是应当集思广益,不若令京师百司官员各陈己见,正所谓多听则明,偏听则暗。”公弼还是不愿意“附议”。

“和战大事,岂可如此?”完颜承晖提高了语调:“诸公如果打算明哲保身的话,我即使单独上书,也要力劝陛下立刻与蒙古人和谈。”

“那蒙古人会提什么条件呢?如果不能接受该如何?”

“纵然赔偿银绢三十万、五十万,也必须受着,可以将南宋的岁币转交添补一部分,剩下的钱,如果能够厉行节约的话,也能够凑出来。”

“那你为何不想想河北河东的民心啊?一旦和谈,陛下的颜面何存?”

“若让蒙古人纵横河北河东,小民性命尚且不存,民心安在?”

“执政说话未免有些偏激了,未了解情况之前,不可如此妄言。”

“我久居州府,乡野民情之了解,胜于诸位台阁高官!”

“就算是议和能成,陛下深受侮辱,正所谓君辱臣死,我等当如何自处?”

“此时正是励精图治,大展宏图之际,我等当辅佐陛下,讲求财运之道,汲取养兵之法,五年之后,练兵小成则足以自侮,十年之后,练兵大成则足以辟疆。”

“执政所言虽然有所道理,但是执政敢保证十年之后必然会练兵大成吗?”

“敢!”

“执政拿什么来保证?倘若十年后,蒙古入侵支持不能抵挡,执政就算愿意身受刀镬,于天下又有何益?”

争论已经开始向着耍赖的方向前进,高俊实在听不下去了,干脆出来走走。

比高俊想象的还要快,尚书省的官员们三三两两的出来了,为首的是徒单镒,然后就是徒单公弼,完颜承晖走在第三位。早有一名尚书省令史将诸位相公奏对的状表封好交给高俊,让其转交给完颜珣。高俊点点头,装好这些东西之后策马离开,此时的中都城内一片萧条,家家闭户。如果说刚才两位执政的争吵是这一片乐章中的小提琴独奏的话,中都荒凉的景象就是这乐章中背景的风琴,不和谐的动机与背景,造就了荒诞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