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辽东四季 五(2 / 2)

千户报到指挥使,再报到山东掌管军事的都司那里,再由他上报给朝廷兵部去打官司。同时山东巡抚也在帮都司说话,要求兵部必须要让向青山认错,并且把移民还回来!

现已经升为兵部右侍郎的金房看了喜出望外,他立马就把这封奏折交到尚书项忠手上,还说这一定是向青山要出来的花样,是在赤果果的挖东的墙角。

这种事情好做不好说,项忠知道山东军户们过的是啥苦日子,但在打官司时他还是要秉持公正,随把山东都司的奏折抄录一份传给向青山,看他又和说法。

没多久,向青山的奏折来了,金房看后鼻子都气歪了。

向青山的奏折上说,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你山东没本事,怪不得被别家招募,你要是真的爱民如子,军户们怎么会被人一招呼就走了。

此时还要在山东多多调查,看看当地是否有苛待百姓的事,查清楚了要严肃处理。

这份奏折又被和稀泥的项忠传给山东巡抚衙门,当地巡抚看了同样气的七窍生烟。

巡抚和都司一起大骂向青山不要脸,骗走人口不说,还倒打一耙,把责任推到山东的头上,好像山东做了啥见不得人的事情似的。

这件事还被京城的《大明新闻》发表,京城父老乡亲异口同声站在向青山这边,完全同意他的说法。

即:要是老百姓在山东过得好,谁又会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穷家还值三担铜。

能舍弃家园的,那都是被逼的是在是没法子了才这样的。

更有京城的御史们也闻风而来,他们如同疯狗一样死死咬住山东这件事大作文章,弹劾山东的奏章摞起来都能有一尺多高。

山东巡抚看舆论都站在辽东这边,他们立马就偃旗息鼓。

但一个政治人物在受了委屈后,怎么可能就此罢休?

于是在运送支援辽东钱粮方面,山东开始拒绝发放,说是辽东现在的日子好过的不得了山东已经没必要给他们无偿支援钱粮。

向青山没出声,不过《大明新闻》倒是替他出了个馊主意。

那就是:既然山东不愿意给朝廷规定的钱粮,他向青山就可以不要面子的大肆招揽山东移民,让这些个大老爷们都成光杆千户,看他们还拽不拽?

而向青山还真的如此照办,派出好多小吏坐船到山东,沿着山东的海岸线到处招揽移民,于是乎应者如云。

这下山东都司真的无语了。

向青山这恶人为了达到目的可是真的不要脸,他在辽东明火执仗的搞出;以抢劫为生的私掠队,这点都不怕,他还有啥好怕的?

何况同样还要给辽东运送钱粮的,还有南直隶的太仓州,当地知州田筑就是向青山的同乡好友,关系铁的很,他可是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向青山。

憋了半个月,山东巡抚是在是憋不住了,终于派出师爷到辽东找向青山谈判,说山东的钱粮还是愿意支援辽东滴。

不过你们的薅羊毛也不能盯着一家薅啊,别的省也可以去招揽一下。

好吧,看在钱粮的份上,向青山答应不在派人去山东沿海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