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潘家出门旧书旅顺口小码头,此地为山东和太仓州两地运送军需的专用码头。边上还有个简易小码头,正堆着好些巨大的原木,海上还有人涉水在捆扎木排。
就只有两处小生意,旅顺口海湾已经有些周转不过来。
向青山笑称此地港口太狭窄了。
老潘还未解其意,还介绍这是京城英国公定国公等四家权贵的营生,他们已经运送过一批原木到天津卫,广受好评。
京城的木材商看了还大为后悔,深恨自己没抢先一步。
一路东行,沿途还有不少小山,向青山再次说此地山多地少,买地很不划算。而辽阳附近倒是土地很多,老潘的家却又在旅顺,管理上鞭长莫及,还是安安心心的做生意吧。
老潘已经把向青山昨晚上说的“筹备点钱做生意”这句话牢牢的记在心底,他自然是点头应允,说自己就准备做个富家翁。
待走到下一个大型海湾,向青山建议老潘再此地建设民用码头,还说此地为辽东最南段,距离山东登州也是最近的。
同时江南过来的大海船,第一个到达的就是此地。“而且这是独门生意哦!”
这么一说,老潘登时明白过来,当即拍板要在这边建设码头。
“这么着,咱们两家合股,你出资金巡占七成,抚衙门出土地占三成。”
老潘还想占便宜:“再给终身免税!”
向青山说终身免税的话,潘训就要受到御史们的弹劾了!
“哦哦,那就算了。”
向青山和老潘骑马绕着海湾细细的转了一圈,还顺便挑选了适合建造码头的地方。
完事后向青山还给老潘透露点内幕消息:“你可知,在辽东还发现了铁矿。”
“铁矿?”
老潘一想到武昌兴国州的大冶铁厂,登时浑身一震。“那可是个日记斗金的好行当啊,何况目前北方和辽东一家都没有!”
他急忙表态:“大人,我潘家一定要入股!”
向青山继续笑笑说,入股是可以滴,但想要独吞绝对不行,潘家也吃不下来,硬吃要遭罪的。
“这点我懂,有钱大家赚吗。”
这下老潘更加坚定了要在此地修建码头的信念。“大人,您这是在谋划辽东的大发展啊。”
“大发展是必须滴,但现在公开说还为时过早。咱们辽东南有女真北有蒙古,至少要打掉其中一股才能放心建设,不然全被全被抢光了。”
“犬子不是在辽阳练兵吗,等他练好了兵,直接扫平其中一股,打好了才能有移民过来,才能有市场。”
为了能多赚钱,老潘这时候也转身变成一个鹰派,开始积极鼓动战争。
同时现在的大明商家都受到向青山提出的市场这个观念,把市场看得很重很重。
返回潘家,俩人直接进入书房密谈了许久,连吃饭都是让人端到里边,谈话的内容更是写了好几张纸。
密谈一直延续到深更半夜,完事后老潘手拿计划书满脸是笑,高呼“我潘家也要雄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