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可是免费的好劳力啊,开发浦东就全指望他们了。
四个人说了好长时间,到了晚上,向起青山还留饭,顾余俩人自然感激不尽。
饭菜虽然很普通,但因为是知府大人亲自留饭,而且态度还很和善,俩人都觉得今天的饭菜味道好极了。
吃饭时向青山还考校下余晨钟,问他松江府有啥特点?
余晨钟想了想说,人人都说江南富庶之地,人口众多,然松江府却是倒过来的,地广人稀,有十五乡五十保。
向青山:“不小!”
此时一个乡,足可抵得上后世的一个区县,松江府两个知县,要管理后世十五个区县,工作量还是挺大的!
话都说开了,顾英话也介绍说,光是他一个华亭县,管理范围为黄浦江南两岸,南边到杭州弯东到大海,西到浙江嘉兴府边界。
从东到西走一趟。坐轿子两天都走不完。
余晨钟还介绍说,上海县地盘也不小,且县城的对面全都是荒地,他们到最远处的高桥村,同样一天到不了,而且还要乘船过江。
高桥?
难道就是后世大魔都著名的外高桥,现在就有雏形了?
向青山心情大好,连带看余晨钟也觉得非常顺眼,他还准备有意靠靠这个小经历,看看他肚皮里还有啥存货。
“余大人,请您再说说本地的桑蚕丝绸行业如何?”
余晨钟看到向知府一直向自己咨询,他心里备受鼓舞,有了一种被赏识的感觉。
组织下语言说:“说本地有种桑养蚕的,但大都在华亭西部,松江上海两县主要还以纺纱织布为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机。
田租重,男人种田,女人做家务,晚上有点空闲就织布到镇上的贩卖,所获利润补贴养家。”
“就是这样!”顾英华还做了证明。
松江布,向青山在后世的历史书上都读到过,黄道婆在海南岛学到先进的纺纱织布技术,在老家松江到处传播。
一想到松江府已经有了这么好的基础,不大搞下纺织业都有点说不过去。
向:“松江布还是大有前途滴。”
顾余俩人,在不知其意的情况下,为了能给知府大人留下个好印象,他们还频频点头。
又聊了一会,茶都喝淡了,向青山才放顾英华和余晨钟走人。
向青山冷不丁的说:“余大人你很不错!”
余晨钟先是一愣,随后大喜。
能被向知府看重并称赞,这可是很难得的,他马上顺杆子往上爬:“多谢大人的夸赞,下官还差得很远,希望能多听大人教诲,愿效犬马之劳。”
“嗯,好好干,会有前途的!”
这是被向大人给看中了!
有了这句暗示,谁还听不懂?
余晨钟感觉今天就是自己的幸运日,开心的都不知道怎么好了,他只是一个劲的表忠心:“愿以大人马首是瞻!”
府衙,李宏对向青山刚才当众夸奖余晨钟这个八品小官,他还有些纳闷,问:怎么对这个八品小官感兴趣了?
“其身为八品经历,却掌握了知县应该知道的东西,可见他还是很细心的,而且还有上进心。”
“我看你这是对上眼了!”
“没错,我对他的眼缘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