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件事不过是偶然提起。
也就是宁世亮和曹平一起在武昌府后衙,商议开发铜矿镇时向青山不经意间提出来的。
他还把晒盐的方法简单的说了。
曹平顿时眼睛就亮了。
“我不许你在大明范围内贩卖私盐!”
曹平则笑称,大明意外你也莫管闲事。
“可以!”
只要不在大明范围内搞私盐,破坏大明的税收,向青山才懒得去管,何况还能给自己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
晒盐成本极低,这必须隐秘办事,宁世亮此次出发,带走的全都是他最信得过的人,口风都很紧的。
挑选的地方也要隐蔽些,宁世亮准备在附近稍远些的地方找找。
出了河口,宁世亮让海船往北走,约一个白天的船程,宁世亮找到一处外海的小岛。
这是个石质小岛,面积能有上万亩,岛的中央是个低矮的小山,沿海出全是缓坡,将来挑水也不吃力,非常适合做盐田。
靠岸后,为了能尽早挣钱,宁世亮立即行动起来。用带来的特制炸药开山,用炸开的山石砌晒盐池,没多久一处长十丈,宽五丈的晒盐池就建成。
盐池高约一尺,地面还有排水口,能把取盐后剩下的盐卤给排出去。
挑水,所有人轮班挑海水倒入盐池。
“这能行吗?”还有船员心存怀疑。
“行,一定行,这是向东流说的,怎么会不行?”
船员听说是向状元说的,立马深信不疑,干活也更加有劲了。
当第二个晒盐池造好,第一个盐池的地步已经开始沉淀薄薄的一层白色的盐结晶。
这又让船员们惊叹不已,这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过的事情。这种方法很方便,也很容易,而且成本也很低,就是点挑水的人工钱,要是能用搬来个水车,那成本就更低了。
“向状元,真是无所不能,他不发财,老天爷都看不过去!”
等到第六个盐池建成,宁世亮的大船上已经装了很多盐,船上的补给也不多了,大船只能再返回麻六甲,卖盐换补给。
几天后,麻六甲,码头。
宁世亮用十五文的批发价,把船上的三十多万斤盐全部售出,换回4500多两银子。他把整数给存起来,零头分给船员做封口费。
找到尚在此地销售货物的邝大海,俩人还一起合计,晒盐的生意值得去做。单单一个麻六甲也是不行的,还要把盐销售到海峡对岸的苏门答腊,和人口众多的安南去。
邝大海还自荐愿意去管理晒盐大业,他对这一套很熟,在安南背北方也有不少贩卖私盐的朋友,很容易就能搭建出一条销售渠道。
“可以,不过你先要在这边把带来的货物都卖完,有了功劳我替你在向东流面前请功。”
“我一定能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