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来的移民金万两,他是第四批到达武昌的移民,你听着名字就知道那一定是个穷鬼。
金万两平素有点小脑筋,所以他一家尽管颠沛流离,远离故土,但他一家很难得的还是完整的。
他有老婆白氏,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十三,小儿子才八岁。
初到武昌,金万两被武昌城的繁华晃花了眼,他决心一定要留在城里,因为这里机会多多。
和管流民分流的官员说了不少好话,他一家吧诶准许留在城里。
他们一家被分配在武昌北门附近,据说原来还是锦衣卫百户王逊老爷的住所,听说这家伙是犯了罪,还被向知府被给拿下了。
他的大宅子就成了移民的集体宿舍,住了有十几家人家,和好些挤在一起的单身汉。
刚进入大宅子,金万两一家子和同来的邻居们,都被着所豪华的大宅门给震惊。这里有雕花的照壁,房子全都是青砖砌成,雕梁画栋不说,家里还有小花园,简直遮奢的不像话。
待到属于自己的那两间小房子,金万两还看到家里的家具已经齐备,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就连米缸里都装满了一大缸糙米。
“天爷,总算是安稳了!”
金万两手捧白米眼泪都下来了。
休息两天后,金万两精神倍增。
当其他邻居还沉浸在吃饱饭的时候,金万两已经开始想找活干了,因为他知道这一缸糙米总会有吃光的时候,那时候该怎么办?
好在专管这一片移民的府衙书办来到大宅子,他们所有壮汉都召集起来,说是带他们到城北的码头上去看看,明天他们就能在码头上找活干了。
到码头上去扛活,这非常符合金万两的心意,他知道自家的短处,那就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养活一家。
出城直奔西门的水码头,金万两就看到码头上停了一溜大船,看那架势,船上一定是装了好些货物,把大船压的低低的。
书办还介绍说,此地的船主都喜欢包船。也就是有一个人牵头,谈好价钱后承包一条船的所有货物的卸载,完事大家分钱。
至于怎么分,他是不管的。
“你们谁来做这个头?”
大家迟疑了一小会,金万两厚着脸皮走上前说,他愿意!
看有人出头,其他人也都勉强认可。
两天后的黄昏,当金万两给带分钱时,每个扛活的尽管累得浑身是汗,但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意。
两天时间就能分到三十六文,这在原来的老家是不可想象的。就是在武昌府,这比小钱也足够金万两一家四口的吃喝。
晚上,金万两还和他老婆白氏说,孩子太小,再熬上两年,大儿子就能帮着一起去码头上干活,这样家里的日子就会翻倍的好过。
不过他老婆却说,今天书办又来了,告诉她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有大商号愿意接受小学徒,希望他大儿子能去上学,“学点手艺将来也能有立身之本。”
金万两深知这是好事,但他苦于兜里没钱,只能长长的叹了口气。
“当家的,您不用叹气,哪家大商号说了,上学的事还要招收好些孤儿,所以不用花钱,而且还管一顿中午饭,是据对能吃饱的!”
“还有这等好事?”金万两都有些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