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后续治理 四(2 / 2)

这是《论语》开头的两几话,可以说只要是读过几年书的,就没有不知道的。但难的是这是道截搭题,要求把后边的也联系上,还要做的好。

下午向青山挑出好中差三份卷子,令人用墨笔抄写在大幅白纸上,自己再用朱比做点评,并张挂在府学的墙壁上。

这种形式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因为可以学到好的,同时还能避免差的那种笔法。

一时间扬州学子对向青山称颂不已,消息都传到南京礼部去了。

师爷赵同友还戏称,向青山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白白赚取一拨人望。“大人将来要是外放地方,多搞搞这些倒是挺管用的。”

向青山也是深受启发,觉得这种事惠而不费,对官声人望都有极大的好处,还能收到不少的忠心,绝对划算!

十一月底,向青山千呼万盼的周昆李东阳到了,还高兴的还到北城门处去迎接。

向青山想着今天迎接,下午交接,晚上搞顿接风酒,明天就能上路回家啦,这怎么能不让他高兴。

他都想好了,今年一家人都在京城过年,过个和过去不一样的肥年!

城门口,周昆首先下车,他还给向青山道喜,说他办事利落,给朝廷解决了大麻烦,皇帝非常满意。

“东流,我和东阳老弟都是来摘桃子的,还望海涵。”

李东阳更是夸赞向青山是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惩治三人;救活万万。

“过奖啦,过奖啦。”能得到这二人的不吝赞美,向青山呢心里还是很受用的。

办交接,向青山本来就手脚干净,账目清晰,所以交接过程非常迅速,尤其是向青山还给扬州府衙留了一笔钱,供李东阳上任后施展。

这更加令两位接替者心满意足。

要知道还有继任者遇上亏空的,这笔烂帐都要自己扛下来看,那才信辛苦呢。

接风宴摆在两淮巡盐使衙门,向青山还告诉李东阳,扬州市面上已经被他弹压过一番,现在市面安静,百姓安居,一切大可放心。

扬州本就是富庶之地,就算是李东阳袖手垂拱,老百姓还是会把市面搞得红红火火的,政绩不请自来。

李东阳:“本来我还准备在扬州整肃一番的,没想到东流你倒是替我把脏活累活对干了,那我只有垂拱而治了!”

再接着说道盐业,向青山告诉周昆,三家私盐仓库还有上千万斤私盐等着销售,这批盐现在都属于盐运使衙门。

周昆明白,这又是向青山再给自己送政绩。

上千万斤盐销售出去,少说也值二十万两银子,这笔银子入缴盐运使他们,转手就能变成税收上缴,这不是政绩还是啥?

“多谢!”周昆还给向青山敬酒,以示感谢。

向青山接着说,新开张的三家盐商人是到了,摊子也摆开了,但他们是新来的,本钱也少,暂且允许他们赊账销售私盐,回头在给盐运使衙门交付本钱。

“这都是自己人,没问题!”

周家在京城盐帮中也占有一点点股份,他当然愿意帮忙。

第二天一早,向青山便骑马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