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架不住个还有其他人有这份小心思,户部左侍郎陈钺就有这样的念头。原因还是向青山在扬州风头太过,让户部的第二人看了心生嫉妒。
他也和万通不谋而合,用上“明升暗降”这一招,大力鼓吹向青山留任扬州是最合适的!
皇帝在这份走着上用红笔朱批:“向青山乃国之栋梁,朕另有他用。”
向青山这毛头小子竟然还被称为“国之栋梁”?
这无异于打了很多官场老油子的脸,这些嫉火中烧的老混客又就对着向青山泼脏水,说他在扬州中饱私囊,贪墨银两,应该拿下到刑部大牢问罪。
不过这些风言风语的弹劾,被刚到京城的谢迁一份奏折反驳。
折子上说,向青山发卖抄家物资全都是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势举行,所有账目都一清二楚,负责拍卖的汇通钱庄也只取交易额5%的佣金,其他分文不取。
这下那些泼脏水的都无声了。
左等右等还是不见接替者上任,向青山有些坐不住了,在这样下去,估计只得在扬州过年。
他还给吏部尚书尹旻写了信,问他啥时候让人过来接替他。还说再晚他就要在扬州过年了。
京城,吏部衙门,现在轮到他们头疼了。
老尚书尹旻看着向青山写给他的信,只能摇头苦笑。
他很清楚扬州知府和两淮巡盐使一直难产的原因,无非就是很多人都看上了,又没资格拿下,只能用胡搅蛮缠来发泄。
意思就是我得不到,被人也休想得到!
这完全把朝廷公事扔到一边去了。
“正好,可以把向青山的这封信给皇帝看看,顺便也给他点压力。”尹旻打定主意便直接入宫求见。
乾清宫,皇帝看了向青山的信,也觉得很伤脑筋。
盖因他的臣子们太能闹了,做正经事没本事,扯闲篇拖后腿个个都是高手。
成化帝揉揉发涨的太阳穴:“兹事体大,爱卿请回,容朕考虑考虑。”
等尹旻走了,成华帝苦笑说:“都看上扬州这块肥肉了,急吼吼想去的,朕还有些不放心呢。”
梁芳也知道皇帝正为此事而苦恼,遂出了个建议,说说给向青山去封信,这小子脑瓜子灵活,让他推荐两个试试看。
“好主意!“只要能让自己省点心的建议,成化帝一般都非常赞同。
很快,咨询的急信就被八百里加急送到扬州。
着急想要返回京城的向青山早就考虑好了人选,随即提了两个名字,说出他们的优点,让皇帝去定夺。
信息再次返回乾清宫,成化帝看到向青山的题名,立刻拍案叫绝,说这两个题名极好,再有人反对他就不客气了。
向青山题名的两人都是他的老熟人,在他的推荐中:扬州知府为他在詹事府的同事李东阳。
这还不算什么,真正让皇帝叫好的是两淮巡盐道的题名,现顺天府府尹周昆!
信上还说顺天府尹和两淮巡盐道同属于正三品,顺天府因为是京官,所以地位上还略微高些,这样调周奎去扬州,就有些贬官的味道,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他人的非议。
还有就是周昆在顺天府任上中规中矩,品行良善,很受大家的敬仰,这又减少了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