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后续治理 二(2 / 2)

他这才发觉自己是上当了,大骂:“某上当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向青山玩到一起的,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四下里曹平到处联络向青山今年科举的同年好友,组织他们创办一家盐业商社,一起下江南经营盐业。

众人拾柴火焰高。

鉴于新科进士们的家资不丰,所以招揽的股东自然就会很多。

好在这些小官僚也不以为意,反正又无需自己操心劳力,每年能有些收入就很满意。自然也就开始以向青山为马首是瞻。

第三件是就是跑官。

扬州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地方,知府和两淮巡盐使都出缺,这还不打破头哇。但凡有点资格的,都想着要到扬州上任。

于是各路神仙都开始施展浑身法力,到处钻营请托,给专门管人事调度的吏部尚书带话。

以至于吏部尚书尹旻的宅邸比商辂家还要热闹,每天他家门口大排长龙,送礼的把巷子都给堵了。

已经有于是上书弹劾他,说他大白天公然收受贿赂,任人惟钱。

吓的尹旻每天大门紧闭,谁也不敢放进来。

同样不堪其扰的还有吏部的两位左右侍郎,他们的家门口也排起长长的送礼队伍。

搞得这三位大佬都有些神经了,看到谁笑着过来,立马拔脚就溜。

吏部刚刚举荐了一位远山西行省陈姓左参议为两淮巡盐使,陈参议五十上下,本来在山西政绩很很不错,这个职位属于平调,但还是遭到官员们的一致批评。

说此人年纪大了,老迈昏聩,扬州盐务乃朝廷赋税重地,此人一定承受不住。

成化帝看这么多人都否定,遂撤了原来的打算,让吏部再选其他人。

吏部又题名一位南京户部的刘姓主事,此人年纪四十出头,出身也好,能力也行,还在翰林院镀过金的,估计应该没人会提出异议。

但吏部想的太好了,在一干想要到扬州上任的官员眼中,除了自己是做合适的,其他都将是不合适的!

就算是到道德圣人来了,也要给他泼一身的污水。

这位刘主事还是被官员们弹劾,说他儿子曾经在南京城骑马踩伤过路人的腿,这是教子不严,没资格到扬州上任。

最后吏部举荐一位原来是陕西行省的张姓按察使,到扬州任巡盐使。

结果同样被弹劾,御史们说汉中的民乱,就是这位主管一省司法的张按擦事造成的,没让他下大狱就已经是很宽待了,还想到扬州这种一等一的好地方去上任,这不是纵容昏官吗?

气的这位张按察使直接就辞官回家了。

吏部也气坏了,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都被否了,还被人骂有眼无珠,收受贿赂,这有多冤呐。老尚书尹旻直接公开说,这件事吏部不管了,让皇帝来定夺吧。

于是皮球又被踢给皇帝,他也开始伤脑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