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当天晚上,成化帝看着桌上一份有几个新科进士联名写的奏折在伤脑筋。
奏折的内容是请示皇帝陛下,翰林院编撰的热你已经把资料都准备妥当,英宗实录的下半部分中,先帝多夺门之变该如何写?
这是谢迁他们在帮助向青山,想要通过写英宗实录的事,来分散皇帝对向青山的不满。
不巧的是他们的奏折是一早上就递上去的,而中午皇帝就视察了长寿宫,已经对向青山解开心结。
“夺门之变该怎么写?”
皇帝看了直皱眉头。
这件事他可以说是亲历者,知道他老爹是从他叔叔的手中把皇位给抢来的,后来还杀死了于谦。
想要把件大事被糊弄过去,他自己都觉得难以服众。
因为夺门之变刚刚过去二十年左右,就算是朝中都有好多人很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要是照实写,又会把他亲爹给写成昏君,这又是当儿子所不愿意的。
万贵妃抱着小公主过来了,她看到皇帝眉头紧皱,就知道又遇上难题了,她还凑去过看了看。等万贵妃看到奏折竟然是想要为于谦翻案,她当时就火了。
“陛下;于谦必须是坏人,景泰帝也必须是伪帝,不然先帝师出无名。想我们当年受了多少苦啊,可以说是朝不保夕,给景泰帝这家伙以帝王待遇,妾身心里不服!”
万贵妃的话又勾起成化帝想起小时候的危难,他也长长的叹气:“是呀,那端时间多亏了爱妃的照拂。”
于是这份折子就被收了起来。
朝臣中有人以他们敏锐的嗅觉闻到,皇帝绝对是非常痛恨景泰帝的,这样于谦也就被钉死在奸臣的位置上了。
因为今上在景泰帝登基时还是皇太子,没几年就被废为沂王,改立景泰帝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太子位置,景泰帝时期还有朝臣想要拍马屁,建议随便找个理由处死已经被废为沂王的成化帝。
向青山;万贵妃说成化帝朝不保夕,说的就是这段时间。
看到上的折子竟然毫无消息,性急的石瑭自己也上了一份奏折,上头说皇帝不能罔顾事实,将一个对国家有功的大臣贬低为奸贼。
这件事知道原委的人还有很多,京城老一辈的几乎全都知道,于谦在杭州老家的百姓都很崇拜他。
还望皇帝陛下能从善如流,恢复于谦的名誉和地位。
成化帝看了折子,顿时石瑭这是在说他睁眼说瞎话,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大怒,马上下令锦衣卫去把石瑭抓起来,问问其动机,还有谁是这件事的主谋。
锦衣卫指挥使就是万通,他乃是万贵妃的亲弟弟,自然顺从姐姐的意思,同样反对为于谦平反。
他接了宫里来的旨意,一刻都没停,马上就去石瑭家里抓人,随后就在锦衣卫天牢里审问。
石瑭是三甲同进士,又不擅长医道,万通对他一点都没客气,上来就是一顿爆打,打完了才问“你为何要违逆皇帝的意思,谁是这件事的主谋?”
“我是照实说话,也没有主谋!”石瑭是越打脾气越耿。“像你这种贪财好色,善于迎奉的裙带外戚,将来一定会不得好死!”
“好好!”万通气的都笑了,随后的结果自然是石瑭被打的不成人样送到天牢。
等到向青山得到消息,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他赶紧带上小药箱去锦衣卫大牢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