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山再奔回谨身殿南大门,田筑谢迁等都在等着他。
石瑭李德恢等都很羡慕,还说:“你厉害,皇宫都能来去自如。”
“你们只看到我来去自如,没想到我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田筑:“那倒也是。”
这么一说,大家心里也就释然。
高出不胜寒,有多大付出,才能有多大收获,这道理考生们还是懂得。
等全部考生都汇集后,再由带队官员把考生从午门送出,过了天安门大家就可以自行散去。还约定三日后的早上,大家再在此处等候,入宫听成绩。
此地到煤市街就只隔着半里路,大家一会时间就到了。
家门口,曹平已经等候多时,他还打趣的朝诸位考生拱拱手:“诸位大人,学生已经把饭菜准备妥当,就等你们来开饭了,今后可要多多照顾小弟哦。”
“其实你下一科还是可以试一试的。”田筑还在力劝曹平。
“不用啦,我将来就靠着诸位行走四方!”
大家看曹平心意已决,都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不过他们心里都决定,就凭和曹平这段时间的交情,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位小兄弟!
这边在开怀畅饮,而在靠山村,向青山的老婆正虔诚的跪倒在佛前,口中念念有词。她的婆婆,此时正对着祖宗牌位烧香上供,祈求祖先能显灵,让她儿子能得到好成绩。
转天,六部九卿及内阁大佬们齐聚谨身殿,大家排排坐开始翻阅考卷。
阅卷的规矩和会试举子试一样,都是看了觉得好的就画个圈,最后以画圈多的,挑出前十份送给皇帝挑选。
这就是天子门生的来历。
又因为殿试考卷不糊名,所以在排名上,有关系有背景的还是可以稍微操作下的。
户部尚书杨鼎,对于考题他早已知晓,还因这道题与他有关,所以他对考生们的答卷很感兴趣。
第一份考卷,是个叫金房的考生写的,看字还过得去,但这份卷子满纸都是轻徭薄赋,修生养息,量入为出的空谈。
杨尚书心里还在嘀咕,考题已经说了,外有强敌,内困财政,你还要让老夫勒紧裤带,难道要我把腰都给勒断了不成。
老先生看了直接就给打了个叉。
第二份还是个不知名考生的卷子,他只看了几句话,又给了个叉。
第三份看名字是向青山的,杨鼎来了兴趣,他照例先是粗看了下卷子上的字迹,又黑又亮,工工整整,看了养眼。
开头两句“外有强敌,内困财政,实两事皆有财政困乏而来。”就让杨鼎觉得向青山有眼光。
再后看,“故曰仓廪足而兵强马壮,外可御强敌,内可震宵小。”更是让杨尚书拍案叫绝,连说向青山所言一针见血。
他还想着向青山是个人才,看看美食林大酒楼红火的程度就能知道,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把向齐青山要到户部来!
但这份卷子在刑部尚书董方看来,因为卷子中有增加税收,和增加皇室开支的意思。这和儒家所提倡的勤俭节约,淡薄人生是相违背的。
他给向青山的卷子打了个叉,其他阅卷官都根据之的观点,或是画圈或是打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