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举子试 二(2 / 2)

不过所有人都说这回的题目实在是太偏太怪,差点就完蛋了。

李德恢更是说他想了整整一天一夜才想出来的,再差一点就交白卷了。

看着哭声震天的考生,大家心有余悸。

这回考生们基本全都出来了,哭鼻子的也越来越多,竟有人建议反正也落地了不如去找主考官耿裕理论理论,这道题出自四书五经的那一本。

要是他说不上来,大家一起到礼部告他去,让礼部从新选个考官出来再重新考。

当时响应的就有很多,大家吵吵嚷嚷的集合在一起,随后直奔贡院大门出,齐齐叫嚷要耿裕出来理论。

向青山一看这是要闹事的节奏,赶紧拉着同伴们就往家里走,说咱们是来考举人的,千万别出岔子。

到第二天向青山找人打听,传回来的消息说主考官耿裕根本及没出面,而是把已经让衙役替他回答,说让闹事的考生都赶紧走,不然被拿下了以后永不录用。

考生们都吓坏了,顿时做鸟兽散。

一次落地不要紧,这要是永不录用,那就等于是一辈子在乡下当农夫,谁愿意。

休息一日很快就过去,第二天一早,大家又提着考篮去贡院,进行第二轮考试,过程还是和第一回一样,先是做八股,后边是应用文,经意和试帖诗。

再次出题,这回的题目好长,“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向青山一看便明白,这是《尚书,大禹谟》中的一小段。这又是个很偏的题目,倒吸凉气的声音再次响起。

好在向青山博闻强记,四书五经全都背的滚瓜烂熟,对经意的理解也很深刻,这道题难不倒他。

墨汁磨好,他的破题也出来了,由此提笔写下:“嘉言无不达,贤才无不用,则天下之民无不安矣。”

向青山花了一个下午打草稿,晚上休息继续琢磨修改文字,夜里倒也安静,他隔壁的考生估计第一轮没考好,这次索性不来了,

。。。。。。

。。。。。。

第三天,向青山自信满满的那这考卷去交卷,看到排队交卷的人少了好多。同时他也看到煤市街小院的几个同伴都在这时候交卷。

再看他们的脸色,都带着几分得意的架势,情知他们丢考的很不错。

出了贡院,向青山看到和第一轮一样,还是有好些考生聚集在贡院门外,大声咒骂主考官耿裕专门出偏题怪题,把他们都害惨了。

田筑还说刚才交卷时看到金房了,他这会也考得不错,上一轮的圆圈圈他也做出来了。

“那很不容易了”向青山嘴上这么说,心里感觉挺遗憾了,老天爷为啥不把这家伙给辍落了。

向青山他们刚到家,李东阳就坐着轿子过来问大家都考得如何,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破题,李觉得都有中试的可能。

李还说耿裕出的那个圆圈圈当考题,还引起朝野轰动。

李德恢气的牙痒痒,还问:“大佬们怎么说?”

“都说这道题出的极好!”

考试彻底结束,成败也不指自己能控制的,在京的考生们都开始疯狂的消费,美食林酒楼再次爆满,连大堂都一座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