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安排(1 / 2)

卫姝与杨七郎离开汴梁去往前线的那天,秋高气爽。

赵德芳并未前去相送,只在府中独自饮茶一袭石青色暗纹长袍,玉冠端正,更是显得他越发的英挺,柴郡主走近,坐到了赵德芳的面前:

“皇兄这般自在,不想念卫校尉么?”

赵德芳方抬首浅笑,又为柴郡主斟上一杯热茶,这才道:“她早晚要走的,她该属于战场的,即便是我有不舍,我也不想困着她。”

柴郡主仔细的瞧着赵德芳的神色,眉宇间的那抹淡然,却不曾逃过她的眼睛:“往日提起卫校尉,皇兄多是担忧,或是记挂,如今卫校尉一走,皇兄却是如此坦然,为何?”

“皇兄的事让我想明白很多,从前我因为担忧证据不足,或是圣上不认,便迟迟下不定决心。”忽的,赵德芳神色一凛,抬首看着柴文意:

“如今想着人固有一死,皇兄心性敦厚,从未对那九五之位有过任何念想,却被他逼的自缢而亡,那我又怕什么,早晚是要逼死我的,不如就在逼死我之前,让真相大白天下的好。”

“皇兄可是……查到了什么?”柴文意瞧着赵德芳的神色,忽的心脏骤然一紧,就连手心都不自觉的出了汗。

“文意啊,明日起,我所行之事皆与你无关。”赵德芳说的认真,一字一句都让柴郡主的心都拧到了一起:

“皇兄……”

“当年我父皇的贴身内侍王继恩,在圣上登基后不久,便以殉葬之命被杀。我当初在外巡视,忽然接到父皇密旨要我回京,可我还未赶回京城,父皇便……事后,我偷偷检验过王继恩的尸身,是中毒而亡,而王继恩家中老小无一幸免,就连当夜在福宁殿当值的所有人都无一幸免。”赵德芳放下茶杯,语调从容的讲述着心中的揣测。

“我们不是查到,当夜应该还有一人么?”柴郡主不由疑惑的问道。

“而那个幸免的人,或许是唯一人证,或许就是……小姝。”赵德芳敛了眸子,将心底的猜测说出了口。

柴郡主甚是惊讶,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今日跟你说这些,是因为我不打算让小姝作为唯一人证,我不想让她牵扯到最后的事里来,也不想你再插手。”赵德芳再次凝望着柴郡主时,眼中更是多了几分决绝。

“不,皇兄,既然从一开始我就已经跟着皇兄在查,我就不能退出。”柴郡主态度坚决,可赵德芳却毅然决然的一口回绝:

“不行,你是柴家唯一的血脉,将来还要与六郎一起成婚生子。”

“可你还有卫姝姐姐啊,你留她一个人怎么办。”柴郡主闻言,不由的红了眼眶。

“傻丫头,我不会打无准备之仗,我未必就会死啊。”赵德芳瞧着柴郡主的模样,终是叹了口气,浅笑着宽慰道。

柴郡主颔首道:“好,皇兄查皇兄的,我就当不知道,不再过问。”

赵德芳这才放心的点点头:“对了,小姝的府宅修建的如何了?”

柴郡主一抹脸上的泪痕,认真的回答着:“当初听皇兄的,去买下了卫家的宅子,虽说户部给卫姝姐姐选址建宅有新的宅院,可这卫宅也算是卫姐姐的私人宅院了。”

“那就好,待以后翻案成功,这卫宅便能光明正大的交到小姝的手上了。”赵德芳的脸上这才有了一丝的轻松。

可在柴郡主的心里,却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虽说赵德芳又把握让自己不死,可她却不能保证皇帝届时会如何抉择,故而,便开始偷偷的打算起来。

北境一入秋冬,便是寒风萧瑟刺骨,卫姝与杨七郎入营后,便被杨业派遣去了镇州,与刘延亭一道抵御辽军。

营寨内燃起的篝火为这夜晚增添了几分暖意,卫姝在营帐中擦拭着那多日不曾上战场的枪刃,思绪却飘回到汴梁赵德芳的身上。

卫姝觉得,这世上恐怕再无一人能像他那般柔情似水,令她泥足深陷难以自拔了。

杨七郎悄没声的走进营帐之中,瞧着神游的卫姝,不由的拿走了她手中的帕子,兀自坐到了卫姝的对面,这才开了口:

“这才离京几日啊,便是然如此思念了。”

卫姝连忙回神,瞧着面前坐着的杨七郎,连忙敛了笑意,佯装怒意瞪着他:“拿来。”

“姐姐擦什么枪啊,不如多想想王爷?”七郎继续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