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带上两个我昨天编的果盘吧,一只卖三百文。”她想了一下又问,“这种样式的果盘,你觉得去哪里卖能卖个好价钱?”
叶成杰想了一下说:“今天去镇上打探一下行情,卖不出好价钱的话,我明天去县里,找富人多的地方卖。”
昨天姑娘问他敢不敢去县城敲富人的门,他敢,卖东西又不犯法。
“不对,去距书院最近的巷子卖。”
“嗯?”叶成杰很意外。
“怎么吆喝呢?”叶子珺没等他发问,接着又问。
叶成杰清了清嗓子,“卖果盘喽!”声音响亮有力。
叶子珺笑了一下又说:“不对。”
叶成杰忙问:“那怎么吆喝?”
“卖鹿啦!”叶子珺压低嗓子学着小商贩的吆喝声。
“卖鹿?”成杰不解,“我们没有鹿,别人会不会觉得我们骗人?”
在一旁听了半天的倚翠忽然明白了,“我懂了,‘鹿’和‘禄’同音,喊‘卖禄’,这是个好意头啊!那些读书人谁不想金榜题名,高官厚禄?”
“那为什么不直接去书院门口卖?”叶成杰觉得自己抓住了倚翠的漏洞。
倚翠确实不知道,只好去看她家姑娘。
“因为读书人最要脸面,明明想当官发财,却偏偏自许清高,你当着他的面这样吆喝,他不敢买,怕别人说他俗气。
书院附近的巷子多有外地来的学子在此租住,家境好的还有母亲、妻子跟来照料生活起居,她们远离家园,有的已辛苦几年,却没看到什么希望,她们出人头地的心比学子本人更加迫加,而且,她们不怕俗气。”
这可能是叶子珺这些天一次性说的最多的话了,她对读书人的了解全来自刘弈,对伴读人群的了解全来自自己的经历。
叶成杰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姑娘让我只带上两只鹿,是为了让她们抢着买,咱们好卖个好价钱吧?”
叶子珺摇头,“是为了探探她们的喜好和承受力,好调整后面的样式和价格。你今天细心点,多和人聊天,嘴甜一点,如果她们感兴趣,便向她们透露我们以后还会来卖笔筒,笔筒和果盘一样的价格。”
叶成杰用心记下,见叶子珺不再嘱咐,便揣了两个馒头,挑上担子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