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见不得人的真相。
这事追究起来,还是少年风流事惹祸。
楚二爷年轻的时候纨绔不化,他喜欢四处游荡,有次遇见了一个女子,她长得好看,为此心笙摇曳,还动了娶亲的念头,可楚家和徐家谈了亲事,却是将那端庄秀雅的徐氏嫁给了他大哥楚宏睦。
按照徐家的意思,我家姑娘的嫡出,身份高贵,要嫁也是嫁给嫡长。
所以楚家这边成全了两个嫡出的公子小姐。
老太太觉得还行吧,主要是这个徐氏,性子温软,跟她说教,她都听进去了。
徐氏没有辜负婆婆的期望,入了楚家,做事无可挑剔,和平宣候也是相敬如宾,倒真是让人羡慕。
只除了楚二爷,遗憾一直挂在心里,见到嫂嫂和大哥这般鹣鲽情深,更是失落。
他那种心思藏不住,老太太何等眼神,早就看出来了。
她警告过楚二爷,礼义廉耻孝,务必拿紧了。
楚二爷那时候还怪母亲偏心,说她从小到大都只为大哥考虑,未曾想过他这个多余的儿子。
母子俩以前没少为这些事争吵。
老太太痛心疾首,却又知道成型了的人再掰不正了,也便不管了。
后面楚二爷在战场上牺牲。
老太太便常常自责,她怪自己当年不该这么放纵次子肆意妄为,如果管一管他,他不至于落入那步田地,还有长子,他忍让弟弟那么多年,为什么后来不懂得谦让了呢。
老太太最不能想明白的就是这个,她认定是徐氏教坏了自己的儿子。
甚至认为大儿子和次子产生矛盾,都是徐氏一人造成。
徐氏成了个狐狸精一般的存在,老太太越看这媳妇越不顺眼,为此开口要求长子纳妾。
而长子还不答应。
现在想起这事还来气。
“老太太,林夫人来了。”又有婢女过来禀报,这楚二爷刚走,林氏就来了。
老太太颔首,示意让人进来。
林氏轻步轻脚,她款款走进来。
这是个典雅淑柔的妇人,和徐氏可以较上一二。
老太太道,“坐吧。”
“是,母亲。”林氏坐下,很是拘谨。
老太太问,“你曾经住在徐府,对吗?”
林氏连忙起身作礼,“是,母亲。”她是徐氏的表姐。
也就是楚宁玉的表姨母。
“可说来奇怪,你和徐氏认识,她为什么看的时候,像是在看着一个陌生人?”老太太觉得匪夷。
林氏本身也觉得奇怪,她和徐氏是熟悉的,两姐妹未出嫁的时候,就在徐府里一同生活,记得有一日,楚二爷去徐家找徐二爷喝酒,他们那些儿郎,年轻正当,互相来往交识频繁。
然后有天楚二爷瞧见了徐氏,他看到了温柔婉约的大家闺秀,他走过她身边,只转头看一眼,便记住了一辈子。
而跟在徐氏身边的林氏,她也记住了楚二爷一辈子。
楚二爷上战场后,在徐氏家待着的林氏得知要被安排嫁娶,她便跑了,留了书信擅自离家出走,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儿。
后来有人看到她在边城出现。
她去寻找楚二爷了。
得知他在战场上牺牲。
林氏不信,她独自奔赴苍凉之地,她找到楚二爷。
楚二爷在伤痛中醒来,他想回家,他急急忙忙的跑回京城,却得知自己死了。
他成了英雄,被人供奉起来了。
看到这样的真相,楚二爷后退,他跑出了繁华的京城,回到那偏僻的村庄,他和林氏成婚了,两人生了一对儿女。
老太太道,“既然嫁进了楚家,那就是楚家的人了,这个家没有那么多人,也不该有那些勾心斗角,你在徐府待过,见过的都在这儿使用不得,记着了。”
“是,儿媳记着了,母亲。”林氏一一应下,给老太太请安后,她拜别告退。
楚卿霓跑过来找母亲,她怕母亲被斥责。
林氏道,“我无事,走吧,去吩咐厨房做晚膳,你堂姐不在了,各方面事务,我们必要打理清楚。”
“是,母亲。”
楚卿霓跟着母亲去做事,她发现母亲端起来的样子很俨然,不知道母亲是从哪儿学来的这些?
晚膳准备好了,林氏吩咐仆从去喊老太太,“还有,通知你大伯母。”
一家人陆陆续续入桌,缺了平宣候,他去别院,说是公务繁忙不回来了。
还有楚循渊,他留在军营里了,也是公务繁忙,不回来了。
这个家只剩一个假‘徐氏’,还有被无视忽略的楚林茵,以及楚二爷一家四口,最后是不可能缺的老太太。
老太太坐在主位里,看着眼前一桌子的人,心里甚是满意。
好像没了楚宁玉,一切变得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