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醉秋楼(1 / 2)

毒舌夫君太难缠 楚妞 1320 字 2021-06-19

最近阴雨连绵,秋风已有了凉意。

中秋将至,锦都虽然是南凌的皇都,但是因这连绵的秋雨,街上并不热闹,反而有几分萧瑟和冷清。

路上行人神色匆匆,都想赶回家喝上一口热汤。醉秋楼里却灯火辉煌,一如既往的热闹。

酒楼大厅有个五尺大小,两尺多高的方台,上面一个年约五十的老者正在说书。

老者胡须斑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声音洪亮,

“话说北齐的江南一家七十九口,重阳节当天都被拉到菜场口斩首示众。”

“当时,受过江南家恩惠的百姓都去了菜场,现场哭成一片,却无人敢为江南家发声。”

“江南季说他一生行医,救过无数百姓,如今却被冤死,满门抄斩。若苍天有眼,就天降大雨,洗净这满世的肮脏!”

说完重重拍了一下惊堂木。

大厅里一片安静。食客门都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的盯着说书老者,等着后续。

说书老者气定神闲的端起桌子上的茶杯抿了一口,眼神扫过堂下,继续朗声道:“只见那刽子手,手起刀落,江南家七十九口人头当场落地。”

“此时,天上突然乌云密布,一声惊雷炸响。只见一道火光闪现。你们猜是什么?”

说书老者轻咳一下,松了松嗓子,不紧不慢道:“只见一个闪电劈到了观刑台上,把观刑桌子当场劈成了两半!”

“那主持行刑的官员当场吓的湿了裤子,跪地请求老天爷饶恕。乌云还没散去,就开始天降大雨。”

“雨水越下越大,血水混合了雨水,满街猩红。若有一词能形容当时情景,那便是人间地狱!”

话一说完,说书老者对着下面目瞪口呆的食客们,深深鞠了一躬,拢了拢衣袖,下了台子。

这说书老者是南凌国有名的说书先生,闽先生,他在醉秋楼每天只说一场,说完就走。

醉秋楼是锦都最大的一家酒楼,占地几十亩,一楼是大厅,有数百张方桌。

醉秋楼不知道有什么背景,请到了南凌最有名的闽先生每天在一楼说一场书。

不管是南凌国还是北齐国的新鲜事,天下奇事,闽先生张嘴就来,故事到了他嘴里,必定曲折惊人。

客人只要花上五文钱买一壶茶水,就算不点酒菜,也能坐上一天,小二不会赶人,也不会恶语相向。

一些车夫走卒,兜里银两不多,忙完一天,来这里点上几份便宜的酒菜,听书喝酒,好不快活。

故此,这里一楼深受锦都百姓喜欢,各种三教九流都爱来这里喝茶吃饭听书。大厅熙熙攘攘,自是热闹非凡。

二楼有几十个雅间,酒菜精致,价格极高,一般只有达官贵人能消受得起。

一些贵人不方便被外人看到,可让马车驶进后院,直接从后院上二楼,不用受一楼的食客目光探视。

贵人们在二楼可以听到闽先生说书,还能将一楼的食客百态尽收眼底。

有人说醉秋楼是大俗大雅之地。可不是吗?一楼三教九流,可谓是大俗,二楼贵族文人,可谓是大雅。

闽先生一下台,一楼炸锅似得热闹了起来。

“啧啧,老天爷还真是开眼,那北齐的皇帝老儿也不怕遭了报应。”

“你懂什么,江南家就算救过再多人又如何,通敌叛国必须是死罪,这是规矩,在哪里都一样。”

“这老天爷不是已经降罪了吗?这事都过去十几年了,北齐在这十几年里接连夭折了五个皇子,剩下的没几个全乎的,据说个个都是病秧子。”

“你咋知道剩下的都是病秧子,你去北齐皇宫里面看了?”

“我要是有本事进北齐皇宫,肯定进去看那北齐皇帝老儿心尖尖上的冷贵妃,才不去稀罕看啥病秧子皇子皇孙呢。”

“就凭你这个赶马的车夫也敢肖想那北齐的冷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