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望着曹操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慨叹。‘君候果然料事如神,如此苛刻条件曹操二话不说便立刻答应了。是该说他艺高人胆大呢,还是太过于自信了’。
汉献帝此刻正依靠在居撵门边欣赏着车外的沿路风光,还时不时的与关平聊聊天。这次出行才真正让小皇帝明白了什么是皇家威仪。自打自己上台后公卿大夫文武群臣几乎没人把自己当回事。他一度自认为或许皇帝就是这个样子。一路之上关羽给他讲了许多聊了许多。有些能明白有些则听不懂。关将军说听不懂不要紧先记住,日后自然会懂。当关将军有事时他便最喜欢和关平聊天。这个年龄和自己很接近的少年,憨头憨脑单纯而善良。朝堂之上除了董卓那样威严敬畏之人便是李傕郭汜这种粗鄙丘八汉,再就是一群人人心有八窍个个老奸巨猾的文武百官了。小皇帝从未见过与自己年龄相仿且如此简单之人。两个少年无话不谈渐渐成为了朋友。尽管天子不知何为朋友?关平对这位从小便不知父母亲情为何物的天子充满同情。天天讲一些父亲与母亲吵架斗嘴甚至父亲被母亲揪耳朵的家庭琐事。逗得小皇帝捧腹大笑乐的只喊肚子疼。当听说关平的妹妹天天欺负刘备的小儿子阿斗哭爹喊娘时惊讶的嘴巴里能装下个苹果。(真怀疑当年后主咬着牙封关羽个壮缪侯是不是这位虎女的功劳。否则后宫只娶张飞的女儿死活不要关羽的闺女呢)?俩少年的友谊就是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快速成长起来。汉献帝表示将来要给关平封个比他父亲还要大的官。这句关平从未放到心上的戏言后来果然成真。
当初关羽制定路线是出嵩山走轩辕关,沿着颍水向南穿过颍川郡走来时豫州老路。一来这一路上的山贼土匪草寇早已被扫荡干净,安全方面有很大保障。二来经过的州城府县都打过交道,相对其粮草储备十分清楚便于制定补给计划。这一日到达汝阳突然手下来报称一哨人马特意前来拜见天子并向天子供奉饮食用品。此次行军关羽规定了‘三不走’原则。即:入夜不走不安全。巳午未时不走正是酷暑难耐。雨天不走一来路滑二来豫州多丘陵许多地段泥石流严重。这都是来的时候总结的经验。此刻正当接近巳时便命人找阴凉地休整。不一会只见一对穿着还算齐整的人马出现在眼前。为首一员将头戴软翅方巾身披青铜锁子甲。胯下枣红马,马鞍桥插着一根虎头大枪。年龄约三十上下。瘦长脸八字眉细长目单眼皮。说实在论长相很平淡无奇。但观其双目炯炯有神便足见其不凡之处。这时李通也大老远就在仔细观察这支天子护卫部队。他感觉自己一定是进入了幻觉。这种队伍似乎只从祖辈口中听说过,自己从来也没有见过。旌旗招展盔明甲亮这些都没有能引起李通惊诧,只要有足够多的钱足够多的时间他自信自己也能做到。当别人还在紧紧盯着刀矛盔甲流口水时,他却注意到队伍停下后所有文物官员及其家眷,包括宫女太监等纷纷寻找阴凉的寻找阴凉,找水喝的找水喝,甚至有人脱光膀子就往身上浇水,然而整个护卫军士却人人各尽其责从容不迫。没有人随意脱下厚重的铠甲哪怕汗流如注,也没有人任意望阴凉地里跑,甚至有些警卫人员如木雕石刻般屹立在烈日骄阳下,目光如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警惕着四方。太他妈震撼了!李通如此骄傲的的一个人却很清楚自己打死也做不到。这让他对这支队伍的将军升起了敬畏之心。李通活了近三十年奇形怪状、相貌奇特之人他见过无数。关羽的模样他并不在意。但当有军士将李通领到关羽面前时,这位关将军的强大气场又一次震撼到了自己。所谓伏尸百万血流漂杵,每个将军身上多少都带点煞气这不算稀奇。然而这位关将军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却是一股强大的自信与霸气。
“汝便是李通”?关羽捻须问道。
“不错正是在下”。李通抱拳躬身施礼道。
“李壮士此来目的是…”?
“山野村夫一辈子没见过天子。今闻天子路过俺喜不自胜特意前来朝拜。这豫州‘多山多匪多黄巾’。天子与将军但有驱使,俺李通不才愿为天子爪牙尽绵薄之力”。关羽微微点了下头。这是主动来投效示好的。历史上的李通可以说为曹氏江山尽忠职守尽职尽责,最后也是死在了行军作战的路上。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其一旦认主。便忠心耿耿再无中途更改易旗过。对得起‘忠义’二字。想到此关羽面带微笑和颜悦色道:
“关某听闻过李壮士大名。尔乃江夏人,自幼行侠仗义闻名于江夏与汝南。对否”?这下可真把李通给惊到了。他喃喃自语道:
“俺李通竟也如此有名”?关羽心道‘但凡历史上有记载的在俺脑子里都是有名之辈。愣了片刻李通恍然惊觉,知道自己失态了赶忙躬身施礼谢罪道:
“好叫关将军见笑了。俺实在是没想到区区贱名竟也能入将军之耳”。
“哎…李壮士此言差矣。大丈夫行于天地间建功立业各凭本事。何来贵贱之分?俺关某当初与大哥三弟皆出身闾左商贾(过去尤其是古代,商人地位可比贫民百姓强不了哪去)那又如何?李壮士不必为此妄自菲薄”。关羽就差说‘俺看好你’了。李通听了却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李通一脸正色撩战袍单膝跪拜道:“俺李通大字不识粗汉一个,然俺自幼却懂得‘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今日听闻关将军之言便知你关将军最懂俺。在下不才今后但有差遣,固所愿不敢辞尔”。古人有时候就是如此可爱如此简单。没有太多算计没有太多得失,只要‘你懂我’足矣。关羽急忙起身双手相搀真挚言道:“李壮士快快请起。今日此来想必是为朝拜天子而来。汝可随吾前去。好了却汝一山野村夫平生之愿尔”。关羽说完便忍不住哈哈大笑。李通自知这是关羽亲热戏言也哈哈大笑起来。二人把臂同行如同多年老友般相仿。这还真不是关羽做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忠义之人自然敬佩忠义之人,原因就是如此简单。
天子听闻关羽介绍知道这如同河内太守张扬一样来表忠心的。只不过身份低了不少罢了。然而小皇帝最近没少被关羽补课,知道越是贫贱之人越有忠心的难能可贵。当即和颜悦色好言安慰了一番。并当场授予李通振威中郎将一职,仍然可以回到朗陵县,镇守汝南西部边界。李通自然喜不自胜,这可算是正式转职吃皇粮拿铁饭碗了。能不高兴吗。自然又是一番磕头谢恩。是罢关羽还简单相约共进午餐。大军即将开拔之际,李通依依不舍。硬是随军护送出了百里开外。关羽颇受感动。人就是这样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感情处着处着就处成了知己。他一在好言相劝李通才止住了脚步。最后关羽依据历史进程的推演,详细交代了李通一些日后安排与部署。李通郑重承诺道:
“君候且放宽心。以前俺李通目光短浅只求自保,今日听君候谋划如拨云见日心里敞亮得紧。但听俺李通好信便是”。
“别人之言关某只信三分,李兄弟之言俺信”!这就是信任的力量。果不出所言日后自有分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