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035章(1 / 2)

八零美味人生 听谣 4290 字 2021-06-10

吃完,李嫂一拳头打在李大壮的胳膊上说:大壮,你别学了,没用。

啊?李大壮有点懵,看着手里面的半袋子鸡蛋仔,没舍得吃,挺贵的,他媳妇看着挺爱吃的,不如还是留给媳妇吧。

咱家的烧饼,你就算是卖出花儿来,它也还是烧饼啊。作为一个天天与烧饼为伍的人,李嫂子由衷的感叹。

也不是她家的烧饼不好吃,问题是,好吃归好吃,但是没有这么好吃,你也不会想它,不会闻着流口水,更不会吃了还想吃。

味儿不错,能吃饱就行,是这种感觉。

你说这摆摊的女娃吧,看着挺漂亮的,摊子挺干净的,说话柔柔的,老带着笑意,是挺好的。

问题是,这个就算你学了,想吃烧饼的人还是会来买,不想吃的人还是不会来买啊。

李大壮愣了一下,根本没听明白自家媳妇的意思,他媳妇只能摇摇头,说:你看你这个脑袋,跟个榆木疙瘩似的,我和你说这些有啥用,赶紧回家揉面走,也就早上好赚钱了。

说完,李嫂子看了一眼林静好,说:你李哥他就是看你生意好,羡慕的很,没别的意思,别往心里去。

要说李嫂子,那肯定对林静好是有些羡慕嫉妒的,大家都是摆摊的,她家至少还有个排面房子呢,看着也比林静好的小推车上档次,但是生意那是大不如她,她摆在这儿时候,他们家的生意都少了许多,要不李大壮也不会想来看看,为啥人家能卖的那么好。

原本她还以为有啥特别的招儿呢,一定是小姑娘长得好看吸引客人,今天一吃,还真不是那么回事,人家是纯粹靠手艺吃饭的,她心底还生出来一丝敬佩,味道这么好,不赚钱都过不去!

这么想着,她也不想被误会,要说别的心思,她还真没有,卖烧饼咋了,其实也能赚不少钱呢。

不过看着林静好那一堆瓶瓶罐罐,她倒是有了点别的心思。

李嫂子这是啥话,我咋能多想呢,咱都是一条街上的,李哥的烧饼铺子我馋了好几回呢,就是没机会买。林静好带着笑说,这街头的烧饼铺子她是知道的,她在这里摆摊,那边的生意肯定会有所下滑,这李嫂子不是个混人,还知道说口好话,她自然会顺着说。

妹子是个明白人,我爱吃你这个鸡蛋仔,回头还得来买。李嫂子也不多说,拎着袋子表示了一下就扯着李大壮的胳膊就往回走,李大壮云里雾里的,回头看看林静好,又看看他媳妇,他咋没听懂呢?

林静好瞧着两人离开的身影,这李大壮虽然不精明,但是他这个媳妇精明着呢。她那意思不过就是说,李大壮还真不是来偷师的,就只是想单纯的看看,而她也没有那个意思,虽然大家都是一条街上的,哪怕是竞争关系,咱也不要闹得非得剑张跋扈的。

这还是林静好摆摊以来,第一次碰到真正的同行。

解放街这一条街,在县城算是比较热闹的街道了,附近也有不少门脸,卖啥的都有,卖吃的也有几家,不过她比较忙,来了就卖,卖完了就走,也没机会接触。

现在认识了李嫂子和李大壮反而是好事了,左右都在一条街上,就算竞争在激烈,也要看起来过得去,她本来也没打算和任何人树敌。

李嫂子和李大壮才走,那头又来了一个年轻人,他走路不快不慢,看着身形一点也不比李大壮瘦,结结实实的,黝黑黝黑的,林静好觉得有些眼熟,这么一想,原来是超子他哥。

见人站定,林静好就笑着问了一句:给超子买鸡蛋仔?

他点点头,又摇摇头,然后说了句:我今儿要回去了,二爷爷已经能下地走路了,想着来给超子买点吃的我也想买点带回去,就干脆换我来了。

上次他回去,超子给他吃了那个鸡蛋仔,他就再也忘不掉了。

这是啥玩意儿啊,他从来不爱吃甜食的,但是那天真的是特别想再要一个,可是超子这孩子难得高兴,左一个右一个的给爷爷吃,他实在是张不开那个口。

他是来照顾人的,自然不好瞎跑,今天这快要回去了,才终于有了这么一个出来的机会。

第一件事,就是去买鸡蛋仔!

说什么他也要吃个爽。

梁大爷的腿好了?你要多少?超子那个孩子很让人心疼,林静好有时候也会想起来他,听他这般说,就问了一句,顺手又点了点自个儿的招牌,让他自己挑味道。

就来那天那个味儿,你这一锅是二十个?他指了指林静好的小锅问。

嗯,刚好二十个。她打开锅,给它看。

那我要两锅吧。他说着,从兜里面掏出来五毛五分钱,递给张美兰。

张美兰愣了一下,然后看着她说:两锅四毛钱。

小伙子看着挺年轻挺精神的,难道不认字?

还有一毛五是那天超子那锅。他说着,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二爷爷说了,这个钱你必须要收下,超子能说话,他已经非常感激了,实在是不能欠下这个钱。

可是我已经和超子说好了。林静好看看钱,让张美兰抽出来一毛五还回去,都答应人家孩子了,哪有后收钱的道理?

我只是个送钱的,你可千万不能让我带回去。他忙一推手,别人不了解他二爷爷,他了解,顽固着呢。

看他那害怕的样儿,林静好只能点点头,先让张美兰把钱收了。

鸡蛋仔要热着吃才好吃,你要是带回邻县的话,八成到了家,味儿就没那么好了。林静好先出来一锅,然后装好,提醒了一下那个年轻人。

没事儿,上次我也吃的冷的,吃着香着呢。他说。

听他这么说,林静好才又给他做了一锅,然后还不忘说一句:超子正在长牙,吃多了不好。

嗳,你放心,超子想着爷爷呢,自己舍不得吃。他笑着回了一句,等着林静好把牛皮纸袋子递过来。

回头林静好把鸡蛋仔递给他,他才说:这几天超子在家变化可大了,虽然还是不咋说话,但是也不总一个人待着了,经常陪着他爷。

点点头,林静好笑着说:那就好,超子还小,日子还长呢。

对对,以后肯定会更好的。他点点头,半天也没有见他挪动步子,林静好有些疑惑,就问他:还要买点啥?

年轻人听了她的话,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去,半天才抬起来说:我,我听说你这个摊子上,有个叫啥竹筒饭的,能治孕吐我媳妇,最近吐得挺厉害的,我看你这没摆,是不是没卖的了?

治孕吐?

她这儿真成医院了啊。

我卖的都是一些小吃点心的,哪有那么玄乎哦,治不得病的,你稍微给她吃清淡点,合胃口的,这段日子过了就好了。林静好说着。

嗳,其实我这也是没办法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你这个点心,在我们那个县城可出名了,就是那个竹筒饭,我回去才知道那天超子买的就是你家的,特别后悔没买上一些,他们都说,吃了你家的点心,啥啥都能好。他说着瞪大了眼睛,一脸可神奇的模样。

她还有这本事呢?林静好自己都不信。

那可真没有,那么厉害我就不在这里摆摊啦。最近竹筒饭没有卖的,现在只有鸡蛋仔了。林静好说。

年轻人一想也是,他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也信了这个话,和超子一样了。

摇摇头,他又想,要是真的啥都能好,鸡蛋仔不也是一样么?回去就给他媳妇尝尝。

都把你当成神医了。张美兰瞧着那人也不知道思考着啥走了,就和林静好说道。

可不是么。林静好也看看那人,看来她在邻县的名声还真的不小,还有特意过来问这个的。

林静好这个神医的名声,一时半会是赖不掉了,县城里面的人偶尔也会拿出来说,说笑的成分也是多的,没有想到,在邻县倒是有人当了真,瞧着刚才年轻人那个神色,说话间自己也是不太信的,可是又觉得好使。

这就跟迷信一样,一旦打开了口子,就很难再合上了。

早上的生意还是不错,不少人问最近有没有枣花酥卖,日子久了没吃到枣花酥还是有点想,林静好琢磨了一番,特供也不一定就是新品,偶尔也摆一些卖过的也可以,于是下午干脆的做了一些枣花酥出来,还是不多,就十个,带着出了摊儿。

王大爷是第一个过来的,这些日子王大娘老念叨枣花酥,他听的耳朵都疼,自个儿也有些想,自然就买了两个准备带回家,南选泽也买了两个,他今天想吃个新鲜的,至于小红,她向来最爱吃,这有一个多月没吃上,还真是想吃,也买了一个。

左买买右买买,十个没花多大功夫就卖了个干干净净,这可真是林静好没有想到的。

晚上回去,林静好做了肉松就坐在桌子前面,不一会儿就写写画画出来了好几个小板板,每一个上面都写着不太一样的字体,她还会加上一些花色,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增的那种感觉。

吴艳芬见她在桌子跟前忙活,也不打扰她,张美兰则是去洗洗涮涮,把屋子里面里里外外收拾了一番,等林静好写完画完,天也就黑了下来。

她叫了张美兰,两个人细细的数了数钱,除了存起来的二百块钱和这些天她买材料的钱,身上还剩下八十三块六,林静好把五十块钱放起来,然后和张美兰说:妈,周末咱俩去百货大楼买两双新鞋吧。

她俩过来的时候,一人就带了一双冬鞋,那还是当初被赶出来时候拿的,剩下就是一双布鞋,天转暖之后吴艳芬说要给她们做,林静好没让做,做鞋太费手了,闲钱虽然没有,但是买双鞋还是够的。

买鞋就不用了,妈还想多攒些钱,到时候你好回去上学。张美兰跟林静好说,脸上还有些歉疚,她本来就想让林静好上学,当初她奶非说丫头片子上学没用,就给她退了学,她提出摆摊的时候,张美兰也答应下来,那是她知道,她供不起林静好。

现在已经攒下了钱,等以后攒多一点,她更希望林静好能回去学习。

林静好还真不知道张美兰还能有这个心思,她从没说过,当初答应的痛快,林静好也就没放在心上,结果没想到今儿说出来了。

妈,我不上学了,现在咱的摊子生意越来越好,以后还有更多的吃食做的,等回头咱们做大了,说不定还能有自个儿的店。我喜欢做点心,做着又开心,又能赚钱。她笑起来,抓着张美兰的手,头靠在张美兰的肩膀上,带着一些半撒娇的语气说。

那哪能行,你还小呢,妈还等着你念大学呢。张美兰说。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林静好在没来之前,已经念过一遍,当初学的专业和西点无关,西点是她的兴趣爱好,毕业以后她就专门报了各种班去学,最后和家里死磕,才走上这条路。

说实话,做了这么多年,她一点儿都不腻,就算是到了这儿,条件艰苦,需要的材料没有,她也一点都不腻,每天做起来还是感觉特别开心。

想想,如果能再来一次,可能她当初选专业的时候就会毅然决然的选择西点,现在上学不必她来之前那么容易,考大学也不像那个时候你随随便便就能上,那都是有名额的,没那么多。

妈,咱以后再说吧。林静好看着张美兰有些坚定,干脆摇了摇她的胳膊,撒撒娇,瞧她这个模样,张美兰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点点头。

周末的时候客人就会变少一些,她们也习惯性的不会做太多,早上摊儿撤下来的早,下午又没有那么忙,林静好还是拉着张美兰去了一趟百货大楼。

这百货大楼过年的时候,林静好也来过一次,那时候和张美兰还有吴艳芬一起,置办了不多少年货,还买了新的布料,这一次来主要就是为了买鞋子,也没有在别的地方多做停留,直接就奔着卖鞋的地方去了。

张美兰精挑细选,宣了一双黑色的那种老式布鞋,便宜耐脏不好看。

林静好看见她刚抱着那双奶白的带点花样的布鞋不离手,一转眼就换了一双,心里面早就有了打算,就说:妈,你试试这双带花的呗。

不了不了,咱们摆摊,这个太白了,公交站人那么多,都踩脏了。张美兰忙摆手,她确实喜欢这双,但是她刚才偷偷问了,可贵了,要十块钱呢。

先试试舒服不。林静好说,要是不舒服,她也不让张美兰买,她们多半的时候都是站着的,还是舒服第一。

我们这个鞋舒服的很。那个售货员拿下来,然后看看林静好又看看张美兰,见过妈带着女儿来买鞋的,没见过女儿带着妈来的。

就是有些贵,十块钱一双不讲价的。不过是胶底的,耐穿还舒服。她递给张美兰的时候又说了一遍,张美兰刚才就问过她,想必是觉得贵,现在也是说给她女儿听的。

试试。林静好倒是没觉得贵,要是真好,一双鞋能穿不少时候,张美兰不爱费鞋,不算贵。

禁不住林静好的劝说,张美兰还是试了试,那鞋上头是布做的,下面却是橡胶底子,软乎得很,穿在脚上又轻巧又好看,张美兰走了两步,觉得脚下软软的,就跟踩着棉花一样。

要了。再给我拿一双这个试试。林静好也挑了一双橡胶底子的,现在还没到夏天,也不怕烧脚,站着舒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