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蓑衣渡(1 / 2)

永州、道州被拿下的消息传到全州时候,十天过去了,本以为轻松可下的全州,在曹燮培负隅顽抗下,太平军打了十一天颇为艰苦的攻坚战,各军伤亡达到三千人。

最后,太平军挖掘地道,用棺材装满火药,送进地道中,然后爆破成功,将西城墙炸塌了一个缺口,然后萧朝贵带兵杀入城中。

曹燮培面临绝境,知事不可为,开启北城门,放民众离开,他自己则自尽身亡。萧朝贵恼怒全州军民的抵抗,入城后开始屠杀军民,被及时赶到的冯云山坚决制止。

在运动战中,时间与速度是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短暂的战术性战机,更取决于时间,太平军在全州城耽误了十一天的宝贵时间。这期间,湖南各地都加紧了防御。

虽然没人说什么,但萧朝贵知道,石达开又对了,他虽然攻下了全州,但折损兵将太多,杨秀清、韦昌辉和胡以晃等人,均对他不满。

事已至此,几个人商议后,留韦昌辉镇守全州,大军向北沿湘江去取长沙。又通知石达开,也率军从永州北上长沙。

在永安的时候,江忠源见乌兰泰与向荣彼此掣肘,便知清军必败,他无力调和,便称病,率军回乡。

太平军从桂林向湖南进军,江忠源闻讯后,再次招募一千士卒,与兄弟江忠济、江忠淑赶往湘桂边境,得知广西清军畏惧太平军,迁延不救全州,江忠源非常失望。

在太平军攻打全州时候,江忠源发现了蓑衣渡这个地方,既然他自己无力救援全州,而太平军早晚必然北上长沙,于是,江忠源便在蓑衣渡设伏。

蓑衣渡是湘江上的一个渡口,地处湘江江面最窄狭处,两岸东西相距仅一百余米,江水不深,而湍急异常,滩头甚多。

江忠源令士兵砍伐树木,堵塞河道,然后在左岸的狮子岭设下伏兵。狮子岭高三百余米,密林幽深,地势险要,只要太平军被阻塞于河道上,江忠源便可以居高临下打击,重创敌军。

为了以最快速度赶到长沙,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于韦昌辉四人商议,将妇孺和伤患都留在全州,中军前军和左军共四千人,坐上水军大船,沿湘江向北挺进。

在全州,太平军又获得不少船只,十一月十五,二百多艘船只,满载将士和辎重,横亘湘江水面、有如营垒,向北驶去。

船行十多里,来到蓑衣渡渡口水面,被楚勇在江中所预置的木桩、树干,将北上航道切断,突然,从左岸山岭上响起炮声,炮弹向太平军船只砸下,枪弹、弓箭皆密集如雨。

杨、萧、冯和众将士大惊,慌忙组织抵抗,但此时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且船只密集,人员密集,必然要遭到巨大伤亡,纷纷心中叫苦。

但是,山上的攻击只一小会儿,便即止住,接着,众人听到山上传来炮声、打斗声、厮杀声,有人抄敌人后路?萧朝贵、杨秀清与冯云山等人均惊讶不已,不过此时也不是犹疑的时候。

太平军当即分三股,萧朝贵带人在左岸靠岸,上山支援作战,罗大纲带人清理江面木桩,冯云山和萧朝贵则组织将士在右边上岸,唯恐一会儿敌人再次攻击。

历史上,太平军船只因无法前进而密集江面,遭到左岸狮子岭江忠源伏兵居高临下的猛烈轰击。拥挤不堪、乱成一团的船只横亘江面,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