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很好!那老朽想请问一句,秦公子可知道徽率
听到秦永答应子自己的要求,于是,道授业略作停顿之后,很快就开口问道了。
只是,他的这一开口,直接就是让秦永愣住了,甚至是就连武梓香这样的旁观者,有很多人也是不明所以的。因为,徽率这个词,那还是他们第一次听到呢!
其实,徽率换成了后世现代里的语言的话,那就是圆周率,也就是pi,可是,在这个时代里是没有圆周率一说的,所谓的圆周率,还根据它的由来,被世人称作是徽率。
原来,在这个时代里,早就有了各种求圆面积、周长等等的研究了。而在这个方面,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的就是圆周率,因为,那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于是,从古代的汉代开始,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了,而到了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了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于是,这个圆周率,也就被世人称作是徽率了。
当然,秦永来自于后世社会,他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刘徽的,所以,自然也就不知道所谓的圆周率也被称作是徽率了,于是,这个时候听到道授业的话,他才会一脸的不明所以的。
好在,秦永虽然是听不明白这个徽率到底是什么东西,可是,周围不知道的人也不少,所以,就纷纷地议论起来了。
呀,徽率那那是什么
啊你你不知道啊就是在求那圆形的时候,所用的。知道径长,求周用的。
哦。原来是这个啊!不不过,这好像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值
没错,晋人刘徽只求到三又五十份之七!
哦这么说来,他们说的是圆周率
秦永原本是不知道所谓的徽率到底是什么的,可是,听闻到那些人这般的议论之后,又哪里还会不清楚啊所以,只是半刻钟的时间之后,他就点头应道了,道先生。在在下,略懂一二。
哦真的好,那太好了。既然如此的话,这第三题,不如就你我同算一题,然后,看看谁的周算得最为准备,你你看如何
道授业听到秦永说他居然是知道什么叫徽率的,那可真的是大喜过望啊。因为。这代表着秦永在明算这一科上,确实是有着相当的造诣啊,否则的话,谁会无缘无故地研究什么微率呢一般能够知道知道这个徽率的人就很难得了。可是。秦永呢却不是说略知一二,而是略懂一二,可别小看了这一个字的差距,因为。这意味着秦永很有可能确实是对所谓的象形有研究的。
其实到了这个程度上吧,虽然道授业是没有明说,可是。秦永也已经是猜到了,所谓的象形,确实就是几何学。而且,他们现在要研究到的,还是后世非常著名的圆周率。这个圆周率,在这个时代里,普通人知道的可真不多,可是,道授业可就不同了,他是明算科里的大儒,所以,上古所遗留下来的各种明算科的典籍,他几乎都是通读过的。
算周
秦永才刚一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还略略地是有些发愣的,可是很快地,他却是反应过来了,所谓的算周的话,应该是指计算圆的周长吧
这在后世的现代社会里,那可真的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大概,也仅仅只是初中和高中的各种数学考试中,才会经常出现了吧
不过,在这个时代里,这样的一个学问,却是不简单的,因为,在这个时代里,是根本没有小数点的概念的,一般小数点后应该表示的数字,通常是用分数来形容的,例如是刚才现场有人说到的五十份之七。而这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当这样的一个分数来参加与其他数的运算的时候,那过程就是更加的复杂了。
而一个圆的圆周计算,正是因为这样的过程复杂性,所以,一般不是像道授业这种真正专注于学术研究的人,基本上是不会去触碰它的。
当然,除了是像道授业这种专注于学术研究的人,像在工部里的众多工匠还有官员,其实也是需要了解一定程度的数理和象形常识的。因为,在这个工部里面,会经常性地用到这样的常识的时候是很多的,例如是要制作铜器、铁器等等的时候,只要是涉及到形状的问题,总会涉及到象形常识的,因为,你如果是没有一定的象形常识的话,那可是连个圆镜你都是做不好的。
可以,那就请道先生出题吧!
既然是知道了是求圆的周长,于是,秦永自然就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了。这求圆的公式吧,他早在早年还读初中的时候,可就已经是学过了的,不就是周长=圆周率直径吗所以,他只要是得知了直径之后,直接是将数字代进公式里面的话,也就可以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