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风云》这一卷已经写到卷尾了,作者很惊奇这五个月来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作者本人是教育工作者,虽然不忙但是烦心事也挺多的,能够耐着性子写了五十多万字,也是用好多个假期、周末和晚上换来的,虽然订阅量不高,但是仍然是用心在创作,也许写的并不出彩,但是写的确实是没有应付。
这一卷写的是主角王之正和oss魏忠贤对阵的两年,要说关于魏忠贤的正史野史太多了,可是出于对架空的态度,作者几乎没有采纳任何史料,作者的立意是想在不改动历史轨迹的基础上,重演历史故事。
关于塑造王之正这个主角的初衷,其实这个主角也是挺复杂的一个人,先拿他的态度来说吧,他辅佐崇祯的目的,是为了铲除魏忠贤,刷新朝政,但是这个人一直有一种隐退的气质。
王之正缺点是喜欢女色,爱好享受锦衣玉帛的奢侈生活,可是他的优点是并不贪恋权势,主角斗到崇祯帝登基的时候,其实已经成了掌控朝纲,大明帝国这条船的实际掌舵人,可是他并不在乎这些,也可以说是怕崇祯帝猜忌为了自保,我倒是赞成他压根就对权势并没有什么兴趣。
王之正这个人物的智谋确实有点夸大了,但是读者亲爱的们不要忘记这一点,王之正背后还有一个隐形的oss天启帝,如果不是天启帝跟王之正唱双簧,其实他是很难再两年之内迅速斗垮魏忠贤的。所以作者认为王之正的计谋并没有夸大其词,比这《琅琊榜》里边的梅长苏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智商还是相差一截。
关于魏忠贤,其实王之正出现的天启六年,魏忠贤就已经走向了人生的末路,因为他虽然权势熏天,但是天启帝这个大老板已经利用他扫除了东林党,有了弃子的想法。
归根结底来说,魏忠贤并不是败给了王之正,而是败给了天启帝所代表的皇权。他虽然爪牙遍地,权势熏天,可是当他面对皇权的打压几乎没有任何反抗和还手的余地。
魏忠贤是市井无赖出身,所以很有影视作品和小说都把他塑造成一个泼皮无赖,其实作者并不这么认为,魏忠贤二十五岁左右入宫,本书出现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六岁,入宫三十载经历了很多宫廷争斗的风风雨雨,这个聪明绝伦的天才政治家,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市井无赖了,他不但有权谋,善用人,而且行政能力也很强。认真看本书的亲亲们必定还记得当年王之正出使后金的时候跟袁崇焕促膝长谈,袁崇焕和王之臣对魏忠贤的评价都很高,他不但在用人方面知人善任,而且手腕强硬,在苏州东南地区收税的手段强硬才会造成苏州民变,可是在明末财政匮乏的情况下,他确实可以维持大明帝国的正常运转,即位的崇祯帝就是因为财政断裂才会造成国破君亡的悲惨结局。
读者亲亲们或许会认为这个魏忠贤太弱了吧,基本上是任由王之正忽悠,别着急,看了我分析天启帝之后再做结论。
关于天启帝,作者塑造的天启帝与史料上说的那个糊涂木匠天启帝并不同,他简直是个中国皇帝的缩影,阴谋权属玩弄的炉火纯青,他很善于纵横捭阖,平衡朝局,虽然并不怎么处理政务,却善于玩太极拳,东林党势力大,他可以抬出魏忠贤收拾东林党,东林党元气大伤,魏忠贤做大,天启帝又与王之正唱双簧扶持崔呈秀剪出魏忠贤羽翼,使得魏忠贤元气大伤,也许读者会认为魏忠贤太弱了,其实不是,而是因为王之正背后有天启帝这个大老板撑腰所以才那么顺手。天启帝唯一的真情表现在对弟弟崇祯,老婆张嫣和奶娘客氏三个至亲的身上,所以天启帝才会谆谆嘱咐要善待客氏,但是天启帝临终要最亲的两个人崇祯帝和张嫣皇后除掉王之正,却没想到张嫣会在崇祯登基之后告诉王之正,致使王之正几十年对熹宗耿耿于怀,这也算是天启帝失败的一个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