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石阶上,赵之炀快步离开,眼看着就要到宫门口了,就被一个大臣拦下。
这次的事情还真是多谢丞相了。对方拱了拱手说道。
赵之炀眉头紧锁,半晌后明白大臣这话是什么意思,淡淡的开口说道:我之所以推荐你们,是因为你们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希望你们不会辜负皇上的信任。
丞相所言有理,我们肯定铭记在心。大臣们笑着说。
赵之炀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儿,却又一时之间想不出拉屎什么地方不对劲儿,最终只能摇摇头,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
另外几人这次却并未分开,而是互看一眼,大家心里都有了想法,勾起嘴角冷笑一声,朝着外面的茶馆走去。
茶馆之中这会儿子也没什么人了,几人进去之后,直接被店小二领到了二楼上去,关上门后,为首的人说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你们应该都没有觉得不妥当的地方吧?
坐在角落里,官职最低的大臣小心翼翼地说道:这件事情要是被皇上知道了,我们十个脑袋都不够砍,要不然还是算了吧?
众人冷着脸瞪着这个大臣,冷笑着说道:天底下哪有便宜的东西?你想要功名利禄,又想要家财万贯,哪有那么好的事?今儿这件事,你若是愿意,我们也不多说什么,你若是不愿意,那就直接离开!
那个大臣就是依靠着这几个大臣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果这会儿离开,他都可以想象到,自己接下来的日子有多难过。
讪笑两声后,大臣坐在旁边一句话也不敢说,其他人很满意,都点点头,继续商量其中细节。
一番交流之后,已经是深夜,几个大臣这才分道扬镳,开始按照计划行动起来。
之后,皇帝果然让他们来处理赈灾一事,这群人已经有了算计,即便是上面是天子,对于他们这群想要捞点国难财的人来说,也没什么问题。
众人不知这群人的想法,当东西交给她们后,就差不多是有去无回了,他们面面相觑后,都在心里嘲笑着其他人愚昧。
几日后,西南地带却突然有地方官员递来书信,差点就落不到皇帝手中,皇帝得知其中有人阻拦后,也明白了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弯弯绕绕。
宦官将书信递给皇帝,皇帝看过之后脸色铁青,宦官和别的小太监在旁边战战兢兢,生怕皇帝会因为这些迁怒于自己。
半晌后,皇帝深吸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冷声说道:没想到,国难当头,居然还有人做出这种事情来!
闻言宦官愣了愣,转而摆摆手让小太监们都离开,这才来到了皇帝身边,皇上,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如此大动肝火?莫要气坏了龙体才是。
皇帝冷笑一声,重重地一巴掌拍在案台上,吓得宦官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半晌后方才听见皇帝说明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完全部,宦官松了口气的同时,思忖半晌后说道:皇上,奴才以为,这种事情本就是不可避免的,奸人众多,什么心思的都有,倒不如让丞相进宫商讨一下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