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刀仙不比剑仙快(1 / 2)

与我寻剑 青紫公子 2100 字 2020-04-17

西凉郡。定州佛窟。

三个小和尚已成少年了。纯洁主持走后,让慧定禅师照顾三个少年。慧定禅师做完答应戚安新的事后,开始沉下心来钻研佛经。

纯洁主持曾说过,他自己适合当经僧;而慧定禅师,则适合当武僧。两人性格不同罢了。

自从在定州城外与那老和尚见过之后,三个少年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其中,犹以悟言变化最大。

慧定禅师看在眼里。

这天,四人在房间吃饭。慧定禅师有一句没一句说着这几日定州城内的趣事。已是少年的三个小和尚闷着声扒饭。

不知是谁在外面街道吆喝了一声,“年关已到,喜庆添门;爆竹除岁,小心火烛。”

接着就是一阵敲锣打鼓声。

悟念放下饭碗,赶紧跑去窗边开了门。那喜气氛围顿时钻进了小屋子。

悟念咧嘴,“师叔,我想出去玩儿。”

慧定禅师瞥了眼桌上悟念干干净净的碗底。看着活蹦乱跳的悟念,慧定禅师有些恍神,赶紧笑道,“想去便去。”

悟念闻言,啪一拍手掌,对大哥二哥挤了个鬼脸,嘿嘿一笑,跑了。

不出一会儿,街上就有个少年的声音盖过敲锣打鼓声,“年关已到,小和尚给诸位拜年啰!”

接着便听到大人的笑弄声。一片打闹。

屋子只剩下三人。慧定禅师吃饭吃得香,大口大口的。

悟行抬头,咧嘴一笑,“大哥,师叔,我也吃完了。”

说完,不等两人回复,悟行就匆匆忙忙地跑回了自己房间。

慧定禅师之前让三个小和尚分开来住。

悟言低着头扒饭,眼神恍惚,像是在想事。

慧定禅师笑道,“怎么啦?”

悟言抬头,眼角一酸,“师叔,师父怎么还不回来?通久哥走了,他怎么也走了?”

慧定禅师哈哈大笑,给悟言夹了一筷子青菜,“悟言啊,我刚发现,你与你师父小时候很像欸!”

“啊!”悟言红了脸,反驳道,“我才不如师父。师父很小就和师叔你下山游历天下嘞。我胆小。”

慧定禅师一怔,想起往事,声音柔和了些,“你师父小时候缺根筋,心态好。说俗一点,就是傻里傻气。”

悟言咧开嘴。

慧定禅师眼睛弯弯,“只是你师父有一点好。”

悟言竖起耳朵。

慧定禅师咧嘴,“不忘本嘞。”

悟言听不懂。

两人吃完。慧定禅师倒了碗水,坐直身体,“我与你师父,原是南周白云山上的小和尚。后来云龙洲掀起了一股佛徒游历的风潮。一时间,佛僧遍天下。你师父就是在那时,随着自己的师兄师弟们下山去的。”

悟言挺直身体,“师叔,这听不出忘本嘞。”

慧定禅师哈哈大笑,佯怒道,“急得很!”

悟言咧嘴,恭恭敬敬。

“后来嘛,你师父那些下山的师兄师弟,有的见到了金银财宝,成了商人;有的见到了名门女子,还俗娶妻;有的见到了美酒佳肴,成了快意恩仇的侠客;有的见到了沙场悲伤,成了保家卫国的热血男儿。”

悟言瞪大眼,原本窝在心里的念头赶紧压下。

“你师父当时也是个少年。也见过财宝,也见过女子,也见过美酒佳肴。嘿,你师父都心动了,只是未想着去拥有。”

悟言红了眼,“佛门弟子,身无外物,一心向佛?”

慧定禅师一惊,赶紧端起碗喝了口水,堆起笑,“谁说的?!那岂不是我佛门弟子,连衣服也可以不穿了?!”

悟言瞪大眼,忍不住咧开嘴。

慧定禅师嘿嘿一笑,转了转眼珠,“悟言啊,其实你师父当时也喜欢给姑娘将佛经,也喜欢给侠士递酒,也喜欢和商人交流物价行情。”

悟言红了脸,垂下眸子。

慧定禅师轻敲碗延,清水浮动,“可想独自看菩提?”

一阵寒风携裹着雪挤进屋内。悟言打了个寒颤。

慧定禅师赶忙起身关了窗,骂骂咧咧,“悟念这个臭小子,开门不关门。”

等到慧定禅师转头,悟言站起来,行礼,“师叔,我想还俗。”

见慧定禅师站在窗边不说话,悟言补了句,“还俗十年,十年之后,我就重入佛门。”

慧定禅师只问了一句,“心中可时时刻刻有佛?”

悟言微颤,扑通一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抬头含泪,“小僧入佛门十余载,三生不忘!”

见状,慧定禅师盘腿席地而坐。叔徒二人相向。

悟行出了来,看见大哥跪在地上,脸色惨白。

看向慧定禅师,悟行颤声道,“师叔?”

慧定禅师摆手,语气平淡,“无碍。过来坐下,悟行。”

三人席地对坐。

慧定禅师看着悟言,不知如何开口,许久,才咧嘴笑道,“可!即日出佛门!”

悟行大惊。悟言叩头起身,看着两人,不知如何出口。

慧定禅师起身,宽怀笑道,“行李可收拾好了?不吃顿年夜饭?你师叔我才来定州一年,包饺子手艺就满城闻名啊!”

悟言抬起袖,擦了擦眼睛,咧嘴,“嗯!”

夜半,悟念回来。四人行礼,吃了平生最晚的一顿年夜饭。

远在南周的纯洁主持和一群将士围在一起。身前篝火明亮,主持也吃了平生最久的一顿年夜饭。

……

北方静宁郡。静宁郡与北燕隔群山相望。山中常有落木万里,野兽踪迹,荒无人烟。

此时深山之内。一支千人军队在深山之中,缓缓向前。山路多窄,常年无人行走,常有荒草野树。

一个披甲老头儿走在队伍最前面,挥着手中狭刀,开路。

大寒天,披甲老头儿汗流浃背,气得牙齿咯嘣响,“妈的,大燕这群王八蛋,早不屯兵晚不屯兵,翩翩等到快过年了搞幺蛾子!害得老子过年都睡不了安稳觉!”

老头儿身边一个护卫手中不停,低声道,“宋将军,你就别发牢骚了,大家都没睡好。”

名为宋挽归的老头儿皱着白长眉,哼道,“抱怨两句咋了?!这深山野岭,我不说话,心里憋得慌!”

望了眼身旁群山峻岭,宋晚归随意坐地上,喊道,“传令下去,原地修整一炷香时间。”

全军停下,如长龙卧地。

花白头发老头儿取下头盔,从腰间掏出睡袋灌了一口。宋挽归身边一个小将坐地上,摊开舆图,皱眉道,“将军,按舆图记载,从此道再行一百里,便可到太行陉,从太行陉一路东去,便可到目的地——雄定关。”

老头儿苦着脸,唾沫星子乱飞,从地上抓了把雪抹脸上,擦干汗,“妈的,这太行山脉如此难走。我大宋铁骑如何过?!”

没人回答。老头儿长吁一口气,看着茫茫山岭,不知做甚。

宋挽归站起,看了眼狭窄山路上连绵不绝的军队,思谋一番,大吼道,“我大宋将士都他妈把嗓子给我清好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