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来一斤好酒!”
林通久拴好大黑驴,兴冲冲地跨步走进了酒铺。
酒铺开在朱仙城墙脚下。林通久碰巧赶上了晚饭时间。铺子里人声鼎沸,已见不到座位了。
一个年轻伙计满头大汗,带着林通久来到门外临时座位就坐,摆盘摆碗,看着少年呵呵笑,“今天客人实在太多了,请客官见谅哈!听客官语音,不像是本地人,可是来此游玩的?要真是那样,客官可要赶紧了,城门亥初就关了。”
林通久拍了拍肚皮,咧嘴笑了笑,“谢啦!我不急,现在也才戌初。先吃饱喝足了再说!”
年轻伙计高兴地眨了眨眼,“嘿,客官好心态!不像城内那些公子哥,个个急的不得了!”
林通久呵呵一笑。
没过一会儿,酒菜上齐。收过钱,年轻伙计跑去其他地方帮忙。
林通久拿了一只碗盛满酒给大黑马送去。大黑马甩了甩鬓毛,快活不已。
这酒香气浓郁,经久不息。路过酒铺时,大黑马被酒气弄得躁动不安,让本打算直接进城的林通久停了下来。
一个邻座客人看见了,举起碗对着喂马少年嘿嘿一笑,小酒鬼和大酒鬼!
林通久端坐恣笑,举酒回了一礼。
进城前,林通久特意装了满满一大葫芦酒。
城门口有铁甲守卫,进城的普通百姓,都得经过盘查。林通久是熔炉境武修,只是被守卫看了眼文牒,就放行了。南周律法有言:世之武修者,入城不拒。
进了城门,立刻人山人海。此时夜幕降临,林通久一进来只看得眼花缭乱。只见朱仙城户户灯明,街街璀璨。那青玉砖要书云纹铺地板,这街上灯要金翡翠饰琉璃。那香车马要银络头挂锦缎,这梁上木要七彩瓦配雕花。街上人流滚滚,车马比肩接踵。有长袍长须说书人高拍醒木,有任侠江湖客举杯邀明月,还有妙龄女子金钗碰玉钿,巍巍老人扬首踱云靴。
物各尽其艳用,人各传其独美。
当然也有像林通久这样的,初来乍到,看见装饰精美处便啧啧称叹,偶遇琳琅美女子就双眼放光。只是大周人人皆知朱仙城富风丽景,自然来此的人不少。那些游客,来此之前,千挑万选,总要感到自己符合朱仙客的气质后才翩翩而至,纵情繁华。至于那些江湖浪荡儿,大部分进了朱仙城,也会打扮一番,以防误了此地风气。即便是那最最浪荡的游侠儿,进了朱仙,也会特意找来一块符合自己品味的玉佩戴上。
谁都知道朱仙城有条不成文规矩:读书者可成天下师,佩玉者方为朱仙客。
可惜林通久这个愣头青,不晓得这些,也就没考虑自己的衣着佩饰。等到众人都异样看他,少年才发觉了过来。问过原因,少年无奈一笑,只好赶紧跑去买了一块玉配上。被众人异样看待的滋味可不好受!
到了朱仙城,林通久也就算是达到陈竹湘的要求了。陈竹湘所说的陈氏商行,林通久问过,就在内城一条叫斟酌街的地方。
朱仙城有十八星四月的说法。十八星是朱仙城十八条著名的街道,繁华异常。四月是朱仙四大家族的地盘,守卫森严。斟酌街是十八星之一,其间商行林立,花色飘香。天有四时,斟酌街的花林也有四色。
斟酌街口牌坊写着:“取意长春树,得福永昌年”。其富贵可见一斑。
陈氏商行生意做得不大不小,主要是售卖刀剑。陈氏有一剑,名为斟酌,品质重于天下;斟酌街这个名字,正是得于此。传闻剑在水内,经年不出。
大黑马被城门守卫领去了城外的马厩。林通久进城后没有直接去找商行,而是找了家客栈休息了一晚。
到了第二天早上,少年就站在了斟酌街的牌坊口处。林通久望去,五步一花色,十步一商家,鳞次栉比。户户皆有一匾,匾下皆有两只栩栩如生的貔貅石兽。
街道平坦宽广,多见走路人。朱仙城内的人走路方式很独特,步调因人而异,却都含有一种共同的美感。抬履俯仰间,腰间佩玉泠泠作响。林通久只觉得有趣,没有多管。
少年看见一个中年人悠然路过,就上前询问,“前辈知道陈氏商行在哪里吗?”
中年人斜瞥了一眼少年。等到看出林通久是一个下三流熔炉境的浪荡子后,男子漠然开口,“斟酌街就这么长,小子自己找去!”说完扬长而去,留下泠泠撞玉声。
林通久匝了匝嘴,拍了拍腰间红柄匕首,呵呵一笑。
陈氏商行就在斟酌街靠中间的地方。有一个束发紫衣的高挑少女坐在门口石兽的背上,无趣拨弄着手指。等到那个傻里傻气的素衣少年终于来到自己的面前后,少女抬起鹅蛋脸,表情无奈。
林通久指了指刻有“陈氏商行”的匾额,问了一句,“这里是陈氏商行?”
紫衣少女翻了翻白眼,箕踞在貔貅上,指着少年,“我家师父花了十多年教出来的徒弟,就你这样?”
林通久打量着满身灵气的少女,看不出境界。少年上前一步,“你是谁?”
紫衣少女跳下石兽,扬了扬秀眉,傲气指着自己,“我?我陈江琳从小跟着师父,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你又是谁?”
林通久笑眯眯地取下腰间大青葫芦,喝了口酒,“我?我叫林通久,陈氏商行的掌柜!”
紫衣少女憋了口气,上前一把抢了林通久的大青葫芦,速度快得少年没反应过来。名为陈江琳的少女晃了晃酒壶,咧嘴一笑,“管你林通久是什么掌柜。师父说了,你一天在商行,一天就归我管!”
林通久闻言张大了嘴,满脸不满,“我可是掌柜!”
少女转身嘿嘿一笑,“我可是太掌柜!赶紧进来干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