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帝看着他的背影笑,“猴儿。”
笑完又拧眉,朝堂上没自己的儿子也不像样啊,他摆手,起驾妙音殿。
淑妃听闻陛下来了,忙到大门口迎接,昱帝叫起她,托着她的手,“几日不见,淑妃怎么消瘦如此?”
哪里是几日不见,晋王闭门思过后,就没见过陛下,这算起来都有小两月了,但是淑妃面上不显,只是温柔笑道,“臣妾有些苦夏,也是老毛病了,等秋天了就好。”
“是真苦夏,还是担忧儿子才日渐消瘦。”昱帝问。
淑妃面露忧愁又适当好处的扬唇,“晋王做错了事,陛下罚他是爱他,臣妾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你知道晋王犯的什么错吗?”
淑妃摇头,“消息都是纷乱杂陈,但是臣妾没地方去验证,干脆全当假的处理。”
“朕一直以为晋王是个勤勉好学的好孩子,但是他竟然拿别人代笔的功课做自己的功课,还让别人知道了,朕跟着一起丢人。”昱帝说。
“怎么会?”淑妃捂唇惊讶道,“难道宋先生看不出来?”
“臣妾从未听宋先生说起过。”
“宋志云看出来了,他也提醒了,但是晋王不听,宋志云担心晚节不保,自己来请辞,朕才知道的。”昱帝说。
“怎么会这样?”淑妃气道,“晋王也不用考科举,也不用扬文名,宋先生教导他,只要教他明事理,这般弄虚作假,宋先生该早些禀告上来才是,晋王不知道其中利害,宋先生也不知道吗?”
“陛下可知晋王是从何时开始找人代笔?”
“要是从前就有,宋先生之前不说,到这时偏偏又说,可是有其他人知道了,他才担心自己的名声,若是旁人不知道,他乐的替晋王隐藏?”
淑妃一连串的话让昱帝陷入沉思,“宋志云已经辞官还乡,朕倒是忘了问是从何时开始?你这么说他确实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晋王请人代笔,这事是他做错了,但若是他第一次这么做时,就有人告诉他不该这么做,他也不会这么做。”
“也有先生惫懒之过。”淑妃说。
昱帝点头,“不过宋志云已经回乡,朕不好再去问他的责,这也是朕和你的教训,孩子不能教给先生就不管了,还是要问问的。”
秦王的先生请辞,秦王不再读书开始,你就不管不问了,当初秦王读书时,每天学什么内容都是你亲自定的,在你心里三个皇子捏在一切都比不上秦王一个人。淑妃心里愤恨,面上还要应是。
“晋王的王妃也早些选定吧,你再给他安排几个侍妾,年轻气盛,家里没有,总要去外面找的。”昱帝说,“晋王府的长吏管家不太聪明,不会应事,朕给他换一批。”
“臣妾替晋王谢陛下圣恩。”淑妃说。等昱帝走后,她让人去晋王府传信,陛下心软了,让晋王写几封知错的折子上去,就能解除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