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段文字出自英国作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的《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
焦某人想着,那我这天天滑微博、刷抖音、玩游戏的,能整个啥么鬼样子出来么?
二月四日,正月十一。天气一般。每日村广播仍在。
有和杜乐打游戏。
食量略增。
二月五日,正月十二。天气一般。每日应该仍有广播。
有和马飞孙一闻打游戏。
食欲不错。
运营商截至2月6日凌晨一点,累计给焦某人发了十八条疫情公益短信。最近几乎是每天早上手机要“哔”一下。
因为早上焦某人是睡觉的状态,但你懂的,不过是不想起床的懒散,意识还是略有感知的。
……
二月六日,正月十三。
早上焦某人醒着,听到母亲与父亲聊了小客厅里灯是谁整夜没关,各自交流情报后达成共识:龟儿子!
焦某人在楼上听得清清楚楚。并没有冤枉。昨夜焦某人下楼洗漱,的确忘了关灯。过了会儿,接了一个街道办的电话,询问武汉返乡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回答高铁之后礼貌结束了对话。
楼下父亲兴奋地告诉母亲下雪了。焦某人听见父母到后院的脚步声。
焦某人卧室的浅黄色窗帘紧拉着,从被窝的温度也感受不到雪降与否。虽说前几天好像是节气【小雪】,但焦某人仍然波澜不惊。
中午母亲打来电话,焦某人穿上秋裤,到二楼卫生间扎了小辫子,在后窗看到了田野上的雪白。
远处的房屋顶上全撒满了盐粒,天空如同蒙上了灰白的幕布。时空仍如往日般静穆,白色的雪毯却让一切理所当然。飞鸟又归巢,不见踪影。高耸的信号塔仍在,焦某人知道,那是四伯家附近。
焦某人只是看了看。没有想念任何人。
……
焦某人刷斗音看到沐子新见闻谈到了九零后。
想到年代,与其说二十世纪末出生的人是九零后,不如说祂们是早熟的零零后。
六零、七零、八零后大概认为九零后是唯一没有挨过饿、受过冻的一代,当然,现在零零后、一零后、二零后估计也是。
吃穿幸福,这个的话,的确不会愁吃穿,基本的话。中国也是在发展的嘛!
成长的话,应当有美好的童年和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焦某人觉得成长其实也算得上是幸福的。
教育平民化、普及化。教育幸福。同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何你这么优秀?这种同九年,何汝秀?的时代印记也是网络文化的瑰宝之一。当然,现在还有什么素质教育的漏网之鱼的自我调侃。
科技发展,应当算是原生互联网的一代,这个倒是挺厉害的。科技幸福。说起焦某人小时候,童年还是贼丰富多彩的,现在感觉小孩子童年没那么缤纷多彩了。
不过,九零后到底过得怎么样?不看评价看事实。初入职场遇难题。超过三分之一的九零后上过大学,每年毕业生有八百多万,90%九零后年收入在五万元以下。这可略微吓人了。月薪上万的只有千分之六。
难搞哦!
不过其实想来也感觉也算正常。
九零后比较焦虑的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已经构建完毕,想靠努力实现圈层上升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