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祖师为道门创立者,自然如此。
你呢?我听说,多年前,你从静门改入了道门,为何故?
自有我的道理。
孟庄也不多问了,因为箐曜不想说,大罗金仙来了,也无法让他开口。
你是想问我什么吗?箐曜道人忽然出声,孟庄前来寻他,必有目的。
孟庄摇了摇头,道:原本是有一些的,却没想到,听到你和你那位弟子的谈话,原来,你已经看透这般多的事情,但,我不解的是,为什么,你会站出来,支持我?
即便没有你,连横也要成的。
看来你也懂这个道理。
箐曜道人抬头看天,神情如冰,如静湖。他这般的静不知要多少的静修,才能修炼的出来。
孟庄道:我以为,你当年舍静入道,是为了让道宗入世,但,这多年以来,道宗不仅没有入世,反而更加偏于静修于道,那时,我才明白,你未舍静,只是在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抑制道门,免得那些道门有着权欲的道人,反去乱了这世上格局。
修道者,本就该静静修道,不敢为天下先,此话无错。
可你,似乎有了疑惑。
是啊
箐曜道人毫无犹豫,他仰天,长长的叹息了一声,面色露出了迷惑。
这是第一次,孟庄看见这个人,露出这样的神情。
多年以前,箐曜道人便是天府上名盛的少年道士,但是其实与如今的君连城与江寒陌相比的话,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那时候,同辈之中,一些优异之人,比如剑宗南宫问,荒宗离芊等人却都不如他,可谓独领风骚,被人仰视。
直到这般多年以后,同辈之人,在这数十年前,渐渐与他并驾齐驱,却也未曾在修行这路上,超越了他。
所以孟庄很惊讶,真的很惊讶,箐曜道人竟会露出如此这般的神情。
你在疑惑什么?
孟庄尝试的去问,但是心底,他多少有些觉得自己失言了,箐曜怎可能回答他。
箐曜道人却说了,他说:我疑惑的,是这道啊
嗯?孟庄皱眉,这代表他疑惑不解,他很少露出这个名字。
箐曜道人低头望着自己的手掌,说:我少年时,名盛太盛,师尊师长对我更是期望有加,我便以为,自己所坚持的,自己所修行的,便是正确的,便是真正的道。
独领风骚二十年,谁人不羡慕你箐曜。难道,不是吗?
你不懂。
箐曜摇了摇头,说:道宗静门的修行,也是道祖创下的修术,万物俱灭,修行的久了,便能心如止水,人辱我,不怒,人赞我,不喜,无情无爱,直到无我
孟庄点头赞叹:道祖,确是绝顶之人。
宗中,更还有一位祖师创下的奇术辟谷修行至最高之境,甚至可以不饮不食,渡过百年。
倒是有些意思。孟庄轻声说着。
箐曜道人又说:我师尊有言:若这世上人人修道,心静如水,不怒不喜,世间还不一片仙境吗?。我少时,将此话视为至理,未敢逾越,未敢怀疑。
目光有所失落,有所迷离
箐曜道人说:直到,我那次看见池谦在训斥池浮,他说:你修得了道,却没了人性,像一块石头,那你还做人干什么?去做一块顽石,不好过做个人?
箐曜道人并不知道,为何君子谦那日因为什么原因,竟会那般恫吓池浮,但是那天以后
一个,或许早就在十年前,不,甚至是数十年前,就已经开始,隐隐埋伏在心底的疑问
开始喷涌,开始无可阻挡。
就这样的,蔓延开来。
如果修道,就是修出一块石头,那为什么还要修道?
修炼到最后,无情无爱,无喜怒无哀忧,甚至无我,那么,师尊所说天下人尽皆修道,就能让世上宛如仙境,就能让天府之地,再无争端,可,到了那时候
道究竟是成了一种人性的束缚,还是一种解救苦难的真理。
没有快乐,同样也没有了忧虑,这样去活一生好吗?
有快乐,但也带来失去的恐惧,这样去活一生好吗?
究竟,什么才是道?
箐曜道人,心底低低的叹息一声,这便是他的道问与君子谦,君连城都不同,却也可能相同,因为到最后,问的都是一句。